常情況之下,和稱霸北六省的第一大幫想比,只有二三十人的小土匪團伙還不就是隻螞蟻,一腳就能給踩個稀爛。
“你的朋友幫你,那是江湖義氣,值得欽佩,但既是朋友,你又怎麼忍心讓你的朋友惹上這麼大的麻煩?當然,現在還不能肯定這件事是不是趙氏兄弟所做,但不管是不是,這件事都必須查個清楚,我去查,至少還有個迴轉餘地,漕幫的人去查,那就是刀兵相見,性命相搏了。孰重孰輕,你應該算的清楚。總之,如果你真的是為你朋友好,就把聯絡趙氏兄弟的辦法告訴我,我可以向你保證,一切都按江湖規矩去做,如果事情和他們無關,就絕不會傷到他們。”我非常嚴肅的說道。
蘇逸生抬起頭來望著我,似是在判斷我所說的是不是真的,旁邊的管家趙普則是一頭的霧水,搞不明白我跟蘇逸生說的是什麼。
“你或許還在奇怪我為什麼會知道你和趙氏兄弟的關係吧?”看出蘇逸生的心眼兒已經開始活動,再加一把勁兒他就會開口了。
蘇逸生沒有答聲,但他的眼神顯然表明他很關心這個問題。
“是你讓我傳信兒的那個人告訴我的。”我淡然答道。
青雲道長既然肯把這件事告訴我,也就表明了他對這起綁架案的態度。
蘇逸生作出了決定——他可以懷疑我的信用,但師父做事向來有他的道理,自已照著去做,不會有錯的。
………【第三百一十二章 野茶館】………
茶館有很多種,高雅的有象玉樓春,荔香園,所謂“小軒數盈,位置雅澍,楠桌几椅,鼎彝雜列,夕陽將墜,座客常滿,促膝品茗,樂正未艾”,只不過這樣的高雅之處也只有北平城裡才能找到,享受得起的,至少也是生活在社會中上階層的有閒有錢人士,至於絕大多數,還是以兼營飯點的二葷鋪式茶館為主,類似於早點攤,除賣茶水外,還經營蜂糕,肉饅頭,爛肉面之類的飯食,檔次雖低了一些,但經濟實惠,好吃不貴,非常適合一般市民的消費水準。至於比這種茶館檔次還要低一級的,那就要算是路邊的野茶館了。所謂的野茶館稱之為“館”其實並不是很貼切,因為被稱為館,至少要有一間屋子,而常見的野茶館往往是在路邊幾棵相鄰的大樹間用苫布搭起一個可以遮陽避日的大棚了事,故此叫做茶攤其實更恰當。
湯記老茶就是這樣的一個野茶攤兒。
交道口是一個三岔路口,如果從山坡高處往下看,其形狀類於是英文字母“Y”,三岔的方向分別朝向北平城,興隆縣,再就是霧靈山主山脈。在通向霧靈山的興隆縣兩條支路所形成的夾角平地上長著幾棵粗有一摟的大葉兒楊樹,楊樹之間有一塊大約三四丈見方的空地,在空地上支著五六張方桌,方桌旁擺著幾張條凳,方桌和條凳都是用當地最常見的槐木所制,很簡陋,但也很實用,過往行路客人走得累了,可以停下來喝喝茶,歇歇腿兒,餓了的話可以買兩個肉饅頭墊墊肚子,時間富裕不急著趕路的話還可以要一碟瓜子或者花生慢慢磨牙。
茶攤兒的經營者是一對五十多歲的夫妻,湯記老茶,丈夫自然是姓湯,這是一個非常和善的老頭兒,不管什麼時候看到都是樂呵呵的,人雖很瘦,但身子非常硬朗,挑著滿滿的兩大桶茶水走五六里路,身上連汗珠也不冒一顆,不要看是鄉下人,卻是能言善道,很會聊天兒,不僅如此還會說書,興致來了,擺開桌子,講幾段三國演義或水滸英雄,倒也是繪聲繪色,招來茶客們的陣陣掌聲。
日上三竿,豔陽高照,和平時一樣,湯老頭兒出攤賣茶,攤子擺出來還沒多久,就已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