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往事,皆不勝感慨唏噓。
飲酒自午至夜,高歡依舊興致盎然,命人掌燈,添換殘席。
李元忠喟然說道:明公昔日興兵起義之時,一眾兄弟相聚何等熱鬧?近日賢兄即貴為丞相,卻至門前冷落,竟無人前來問候矣。
高歡拍手大笑:此皆拜公逼我起兵之故也。
李元忠半開玩笑說道:明公此後若不將權力交給高澄侄兒,而被他人奪了丞相之位,我就再找一處,起兵造反。
高歡笑道:願意與公一同起兵之人盡有,但如我肯聽你擺佈者,賢弟再難遇也。
李元忠起身離座,伸手捋住高歡鬍鬚大笑:正因如此,兄弟此生不離明公也。
高歡感嘆道:若有我叔父高乾尚在朝中,豈容斛斯椿等挾持天子,惑亂朝綱耶!
鏡頭閃回,補敘高乾境況。
信都起事成功,高乾被封侍中、司空,得以參與朝政。當時正趕上父親去世,因征戰未息,不及服喪期滿。待孝武帝即位,便上書請求解職,為父守孝。
孝武帝採納斛斯椿之諫,順水推舟頒詔,免去高乾侍中職務,只留司空虛職。
高乾只是以請辭守孝為由試探朝廷,不料孝武帝會立即批准,既丟侍中之位,就不能插手朝中事務,於是閒居家中,怏怏不樂。
孝武帝既然欲除高歡,復希望高乾能為自己所用,便在華林園酒宴結束之後,單獨留下高乾,私對其言:高司空!卿家世代忠良,卿今又建立顯赫之功,朕與卿名為君臣,實乃兄弟,應訂盟立約,卿謂如何?
說畢便寫盟書,自己先簽名畫押,後請高乾立約。
高乾再拜答道:臣此身懼為陛下所有,豈敢有二心哉!
便即簽字畫押,交付皇帝,拜辭而出。因不疑天子更有別意,故此未向高歡稟報。
數日之後,高乾聞說孝武帝於宮廷禁軍之外復置內督部曲,方才恍然大悟,乃對心腹部將說道:皇帝與丞相已生二心,私下糾集小人,皆聽斛斯椿諂言。且屢次遣元士弼、王思政等來往於關西,與賀拔嶽密謀;又命賀拔勝掌管荊州,表面示其疏遠,實乃拉幫結派,使賀拔兄弟勢為犄角,以據西方。今盟書已在皇帝之手,災難將發,必殃及我身。
說罷急修私書,即命心腹前往幷州相府,將孝武帝立盟拉攏之事告訴丞相。
高歡見書大驚,知道事情緊急,急令來使回京,請高乾到幷州面議。
高乾於是化妝潛地出京,來至幷州,當面勸說高歡,宜迫使孝武帝禪讓,效曹丕、司馬炎故事,自立為帝。
高歡掩住高乾之口:叔父休要亂言!某即上表,求天子復你侍中,並委以門下省事。
高乾見其不肯自立,只得告歸。高歡此後屢次表請高乾復職,孝武帝皆不允。高乾由此知道災難將作,乃請高歡為己謀求外鎮。
高歡依其所請上表,孝武帝果然立刻准奏,使高乾出鎮徐州,以咸陽王元坦代為司空。
閃回結束,字幕:西元五三二年,南梁中大通四年,春正月,丙寅。
梁武帝駕坐建康,下達詔旨:敕命南平王蕭偉為大司馬,元法僧為太尉,袁昂為司空;立西豐侯蕭正德為臨賀王,太子蕭綱長子蕭大器為宣城王。
時有揚州刺史邵陵王蕭綸,乃武帝第六子,欲盛府內器服,遣人就市賒購錦採絲布,擬與左右職局防閣為絳衫、內人帳幔。名曰賒購,其實便是打劫,何曾有還銀之期?
商家知其稟性,聞而無不大懼,皆致閉店不敢營業,致使揚州商業蕭條,路人稀少。
揚州少府丞何智通不敢隱瞞,將此事報告朝廷。蕭綸因此被武帝詔責,便暗派心腹戴子高、戴瓜、李撤、趙智英等,於路尋找何智通,終於白馬巷中逢之。
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