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質答道:主上近在新亭,殿下且跟臣去見駕,陛下自有處分。
令將劉劭縛於馬上,防送軍門。至牙門旗下,見江夏王劉義恭與諸王皆臨。
劉義恭見到劉劭,高聲詰問:我背逆歸順,有何大罪,竟殺我家十二子?
劉劭答道:是我誤聽劉浚讒言,枉殺諸弟,此事負與阿父,悔之不及。
劉義恭又問:我諸子乃你同宗兄弟,向未得罪你處。我亦知你平素寬厚,定不為此狠毒絕倫之事。你實話告我,此事是否劉浚為之?
劉劭點頭:皇叔一猜便著,果然是他。
正問答之間,江湛妻庾氏乘車至於營門,高罵劉劭:明明是你自己狂悖,摒棄人倫,弒君殺父,奈何將此惡名,加於我夫君頭上?
劉劭聞其此問,無語以對。龐秀之在旁亦以惡語相加,譏誚不已。
字幕:龐秀之,河南人,蕭斌故吏。劉劭委以遊擊將軍,令掌禁軍,以守石頭城。
當孝武帝劉駿引軍來時,劉劭諸將尚未有降者,唯龐秀之聞風先奔。劉劭聞報大怒,遂命將其子侄皆都誅殺。
劉劭對江湛之妻責問正無言以對,見龐秀之也來責罵譏誚,不由大怒,厲聲叫道:汝輩有何臉面,亦跟人云亦云,復何煩爾!
龐秀之惱羞成怒,拔出肋下寶劍,立殺劉劭四子於馬前。
然後垂劍瀝血,笑謂南平王劉鑠:此何有哉!
又復一劍,立斬劉劭於牙門旗下。
孝武帝聞說殺了劉劭,諸事已平,雖然對龐秀之所為不以為然,但念其首降之功,仍復加以恩賞,封為梁州刺史。
龐秀之既得高官重爵,不復念子弟為劉劭所殺者近十人,而至酣燕不廢,日與部眾暢飲開懷,歌舞佐興不輟。
御史深以為恥,齊都上疏彈劾,說此人無恥之尤,孝武帝於是下詔,命坐免官。後念其當初之功,又起復為徐州刺史,封太子右衛率。
畫外音:似此背主求榮之徒,得遇孝武帝幸矣。若遇魏武曹操,必定殺之!
再說劉浚提前率數十人逃出建康,恰好路遇南平王劉鑠,便即合流,向南逃跑。
行至越城,忽然遇到一支兵馬橫列當途,攔住去路。為首之人,正是皇叔劉義恭。
劉浚心中有鬼,急下馬佯問:皇叔,我父文帝被劉劭所弒,虧我跑得快,方逃命至此。未知南中郎劉駿如今何在?
劉義恭答道:不可再作如此稱謂,南中郎今已為皇帝陛下矣。
劉浚見其面上並無恨怒之色,於是心存僥倖,又要套個近乎,便自稱小名邀寵:今你虎頭侄兒來投,得無晚乎?
劉義恭答道:有些恨晚。
劉浚又自撇清而問:劉劭弒父之時,虎頭不在宮中,未參與其事,故當不死乎?
劉義恭又答:此事我說了不算,你可隨我共詣行闕請罪。
隨令從人:請殿下上馬而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浚見叔父態度不惡,心下大定,上馬並騎而行,復又問道:皇叔可否與我那陛下哥哥說說,封我一官半職,再為朝廷效力?
劉義恭答道:此事倒未可限量也!
一邊說話,右手卻暗暗抽出肋下寶刀,用盡全身氣力,側身猛揮。
只聽半聲慘叫,劉浚一顆碩大頭顱離開頸項,向上扶搖而飛,帶著漫天血雨,直升十丈之高,方才遠遠落地——也不知劉義恭究竟用了多大氣力。
劉義恭殺了劉浚,馱屍馳回建康,向孝武帝奏道:臣心急諸子大仇,已將劉浚斬首。
孝武帝:皇叔所為合情合理,朕躬不怪。
遂令將劉劭、劉浚屍首一起投於江中,順流而去。
劉浚三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