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部分

這是兩難的境地。

他這兩天在《晨報》上發表文章,呼籲學生進行和平和理性的抗議。以保障自身的安全為主,要求政府拒絕西方列強所謂的通牒。

他不希望類似於五卅慘案的事件在北平發生。希望各方能夠保持克制。

這篇文章被北平文化界認為是杞人憂天,他們不相信政府會向著學生開槍。

北平的政治氛圍向來濃厚。自從五四之後,學生成為了遊行示威的主力軍,他們透過遊行表達自己的想法,一些激進派甚至做出火燒報館的舉動。

以往政府最多是抓捕學生,關押起來,然後社會各界發動力量,救援在牢裡的學生。

這似乎成為了北平每過一段時間就會上演的劇目。

北平的社會各界習慣了這種和政府鬥爭的方式,學生遊行,政府關押,各界營救……

透過這種週而復始的活動,體現各方自身的價值。

他們沒想過政府會下令對著學生開槍,本國的政府不是外國人,不可能這麼殘暴,學生去鬧一鬧,給政府施加壓力,這是早就形成的模式。

但林子軒知道,這一次的確是開槍了。

五卅慘案是西方人對中國人開槍,三一八慘案是中國人對中國人開槍。

一個政府對著自己國家的學生開槍,這種罪行永遠無法抹去,這是暴政。

林子軒既然阻止不了,也就不想留下來目睹慘案的發生,沒什麼意義。

不過是另一輪的譴責和抗議,但那些學生死了,再也活不過來了。

相對於在五卅慘案發生時的盡力阻攔,這次林子軒冷漠了許多,或許是看見的流血事件多了,也就麻木了。

馮程程覺得林子軒上了火車後異常的沉默,不由得擔心起來。

“怎麼了?”她握著林子軒的手,疑惑道。

“沒事,有點感觸。”林子軒搖了搖頭,不想說太多,“往北越走越冷,當心別生病了。”

他朝著火車窗外望去,正值黃昏時分,殘陽如血。

此時的北平,籠罩在一團血色之中。

火車沿著京奉鐵路一路前行,來到奉天,然後轉乘中東鐵路到達滿洲里火車站。

滿洲里火車站是中國境內的最後一站,接著是蘇俄的西伯利亞鐵路線。

西伯利亞鐵路從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託克,橫穿中國的東北地區。

1891年,俄國人在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時候,就主張大鐵路幹線應該透過中國東北直達海參崴,這樣就可以拉近中國東北與俄國之間的聯絡。

透過這條鐵路還能控制中國的東北地區,掠奪中國東北的資源。

於是,在1896年,俄國和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密約》。

密約中明確規定:為將來決速運送俄軍及軍需物資,清政府允許沙俄修築中東鐵路以承接西伯利亞鐵路,直達海參崴。

這就是中東鐵路的由來。

這是沙俄為了掠奪和侵略中國,控制遠東而在中國領土上修建的一條鐵路。

蘇聯建國後,一直不肯把中東鐵路的控制權交還給中國,仍然想透過這條和蘇聯接軌的鐵路控制東北的局勢。

1922年2月28日,北平政府與蘇俄、遠東共和國兩政府代表就中東鐵路籤定協定。

中東鐵路原則上歸中國政府管理,俄人所有該鐵路股份由中國政府於向後5年內收回,在此之前,中國和蘇聯共同管理中東鐵路。

但這並不是結束。

1929年,為了爭奪這條鐵路的控制權,東北軍和蘇聯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八章 “三一八”前後

一路向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