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2部分

是乖巧知禮本世子不知道,只不過令郎恐怕就要大難臨頭了!”

沈氏一驚,下意識的看了眼卓芳涯,但又狐疑的看了看在場的卓芳純、卓孝文和卓芳禮,沉聲道:“敢問世子所言何意?”

“因為皇后娘娘已經知道了令郎寵妾滅妻一事,方才在蓬萊殿上大為震怒。”寧搖碧微哂道,“沈老夫人不必看昭節了,這事情和她沒有關係,她今日還受令愛令郎的牽累,在蓬萊殿裡跪了好長時間,若非宮人去告訴恰在紫宸殿中觀聖人與晉王殿下戲樗蒲的本世子,本世子拖了真定郡王過去救場,也不知道本世子的未婚妻,要被連累到什麼時候!”

卓昭節心中暗暗佩服寧搖碧果真狡詐,他這番話句句屬實,卻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就好像那番提醒淳于皇后把敏平侯為子孫氣得吐血昏迷的事情算到卓芳涯頭上的話完全不是他說的一樣!

而且他這麼說,卻把最重要的一幕瞞過,就是淳于皇后現在已經認定了敏平侯的病,乃是卓芳涯造成的,卓芳涯如此不敬嫡妻、忤逆犯上,那都是沈氏這個繼室沒教導好……

這些沈氏都不知道,但她很清楚淳于皇后對寵妾滅妻者的憎恨,就算是尋常官吏,皇后都會想方設法的找岔子,本朝初年時,有人指望聖人會干涉,好些個要肅正夫綱的官吏最後以“永不錄用”的下場,讓後來人再不敢在這一點上挑釁皇后,因著皇后地位穩固如山,更多的臣下反倒將皇后此舉稱讚為“明正禮法、匡扶正統”,寫過許多歌功頌德的駢文。

如今整個大涼都不會有人會對皇后料理寵妾滅妻者有什麼反對之意,更多的,是落井下石。

尤其是如今的延昌郡王一派。

敏平侯爵位之外,任太子詹事,又兼戶部侍郎,敦遠侯又任吏部侍郎,祈國公是延昌郡王一派的臣子中官職最高之人,為尚書左僕射……爵位要麼被奪,不奪的話,到底也只能各家子孫繼承,但官職卻不一樣,這幾個都是實權要缺,盯在這兒的,又何止是真定郡王一派?

沈氏心中糝人的寒,她幾乎是立刻想到了是高家下了陰手!

滿長安都知道皇后娘娘憎恨寵妾滅妻之人,甚至看不得官員納妾,當初高氏在卓家受了委屈,氣得抱著卓昭寶回了孃家,她又不是什麼尋常民女,難以覲見皇后,宰相之女,要面見鳳顏雖然不是隨時都可以,但總歸會有機會的。

為了這個,沈氏頻繁的令沈姑姑往高家跑,好話不知道說了多少,又送出大筆私房,後來雖然高氏不同意再回卓家,透露出明顯的和離之意,但到底也念在沈氏的態度與賠出的禮物上,答應不會把事情告到皇后跟前,對外只說是回孃家消夏——如今可不正是夏天?

不然高氏怎麼說也是門第不遜色於卓家的高門貴女,她要和離,皇后還能聽不到?

這些日子以來,宮裡都平靜的很,有什麼訊息也都是與兩位郡王有關,根本不曾關係到卓芳涯,沈氏知道是高家守了信諾,到底放了心,可沒想到如今卻是如此突如其來的被揭發了出來——難道高氏當時的答應不過是為了麻痺自己,卻是懷了報復的心等待機會?

今早卓芳涯把花氏帶到上房意圖受新婦之禮的確是昏了頭,但沈氏覺得高氏既然答應了自己就不該反悔,而且當初卓家又沒趕她走,她自己跑回孃家去,自己這個做婆婆的沒罵高家教女無方就不錯了,難道高氏一邊想著和離一邊還要看著不許卓芳涯抬舉妾侍嗎?!

沈氏心念電轉,一忽兒把五房裡可能被高氏收買的下人過了一遍,一忽兒覺得高家是不是決定倒向真定郡王那方了,故此拿此事獻與皇后以挑起事端,一忽兒又陣陣心驚——皇后即使惱怒卓芳涯,怎麼把卓芳甸也扣下來問罪了?難道皇后要借題發揮嗎?!

她這裡怔怔出神,卓芳純等人雖然不關心卓芳涯和卓芳甸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