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之書,《陰陽集》才是天之書,至於《大九州說》。。。。。。”
看到這,鄒易明顯感覺到了鄒家老祖的猶豫,只見他最後說道:
“至於《大九州說》,便不用去參悟了,等到後人若是能達到極致的境界,自然便會明白。”
“這就完了?”
鄒易不禁苦笑,這暗匣他的確是開啟了,知道了鄒家的由來,知道了鄒家的老祖便是那聲名赫赫的鄒衍,可這些對現在的鄒家也好,對他也好都是毫無用處,難不成讓他去打廣告,昭告世人現在的鄒家乃是鄒衍的後人?
看著木板上鄒衍的雕像,鄒易陷入了沉思,他也是心思敏捷之人,既然鄒家延續至今都將這暗匣之謎看得如此重要,顯然不會是無的放矢的。
鄒易再一次前前後後、反反覆覆的推敲起這段話,漸漸的他的目光便是聚焦在了《陰陽集》那三字上,特別是那“陰陽”二字對他的觸動最大,不禁令他想起了陰陽眼,一黑一白正好對應上了陰陽的說法。
只是這《陰陽集》又是什麼,在鄒易的認知中,鄒衍的著作裡似乎並沒有《陰陽集》一書,陰陽學說倒是有的,不過那也只是一種對世間萬物的看法,專業一點來說,就是辯證唯物的哲學思想,而且都是靠陰陽學家們講學流傳至今的,並有具體的文字記載,這倒是有些蹊蹺了。
想來想去,只有一種解釋,那便是,這《陰陽集》的確是鄒衍所著,不過卻沒有為世人所知,而是留在了鄒氏宗族中,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何如此重要的一部著作,歷史上居然沒有提及一星半點,甚至三山五湖學宮中也沒有記載。
有了這種推論,鄒易也是豁然開朗,或許鄒氏一脈所謂振興鄒家的依仗便是這《陰陽集》了,只是既然它沒有在上一任族長也就是鄒易外公的身上,那麼這《陰陽集》怕也已經隨著鄒家無數次的浮沉與遷徙遺失了。
等到答案浮出水面,鄒易反倒淡然了許多,有些東西能夠得到自然是好的,不過那也要講機緣,機緣不夠,強求也是無用。
想通了這些,鄒易緊皺的眉頭也是鬆開,接著就要將族譜合上,只是就在他無意間再次撇到那中間的木雕時,眼神卻是一凝,緊緊的盯住了那老者腳下那一黑一白兩片雲彩,或許換個說法更準確些,應該是那兩朵雲彩彷彿有種魔力般將他的眼神給吸引了進去。
就在鄒易想要將目光強行移開的時候,下一幕的場景卻硬生生的將他的舉動打斷了,只見那一黑一白兩朵雲彩仿如幻覺般,居然開始旋轉起來,隨著這一變化的出現,天地間那一黑一白兩種顏色的能量如受到召喚般,快速的朝著族譜中的雕刻凝聚。
也就幾秒鐘的功夫,那凝聚而來的黑白二色能量逐漸組成了一副圖案,雖然依舊有些淡薄,不過輪廓已成,儼然是一副由黑白二色勾勒而成的陰陽魚圖案。
鄒易長大了嘴巴,看著眼前那緩慢旋轉著的陰陽魚圖案,另外一幅場景卻突兀的出現在他腦海中,那時他不過八歲,在齊雲山不幸的撞上了綁匪,面對那急速飛來的子彈,當時他眼前也是出現了一個陰陽魚圖案,雖說比之眼前的這個要淡的多、小得多,可卻是一模一樣。
深深的震撼中,鄒易也是想了許多,終於明白為什麼先前看到族譜時會出現令他心動的感覺,恐怕就是因為這陰陽魚圖案,也終於能夠明白他的雙眼為什麼會異變成陰陽眼了,或許正是因為得到了母親的血脈傳承,方才會出現這種異變的情況,這麼說來,這鄒家先祖鄒衍當年怕也是擁有陰陽眼的,否則又為何留下《陰陽集》,這族譜中的雕刻又如何會出現這種變化。
--------------------------
離開後院祠堂,來到客廳,鄒易又恢復了以往的風輕雲淡,彷彿先前在祠堂中發生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