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0部分

,要懾服滿朝的文武大臣,震懾各大部落,顯得太過年輕。

耶律洪古便耶律洪古吧,只要母后喜歡,反正自己的兒子都不太爭氣,即便坐上了皇位也難免被人拉下來。唯一像樣一點的耶律天德,又顯得太陰柔了些,沒有君王氣相。不能做皇帝,做個太平王爺也是不錯。(前文筆者把耶律天德誤認為是耶律阿保機的第三個兒子,實際上他是耶律德光的第三個兒子,由於前文已鎖,不作更正,特此說明。)

如果日後耶律天德一定要當皇帝,就看他有沒有這個本事了,契丹人就像是一群狼,狼群中只有最強壯的狼才有資格坐上狼王的位置。

耶律德光常常這樣安慰自己,母后的威望太大,權勢太重,即便是他也心存顧忌,不敢輕舉妄動。

一個能心狠到能將自己的右手砍下來,又硬逼著一群老臣為先帝陪葬的女人,是那麼容易能動的嗎?(注10)

耶律洪古看完蕭翰的奏報,猛地將奏報擲在地上,大聲罵道:“蕭翰那老東西,難道是老糊塗了?這種事情用說嗎?我們契丹人什麼時候打過不佔便宜的仗?那個叫冷雨軒的膽子也忒大了點吧,居然敢向我堂堂契丹提這樣的條件。

二哥,給我十萬兵馬,我去把那姓杜的人頭拿來見你。”

耶律德光眉頭微微一皺,耶律洪古其實同樣不適合當皇帝,勇則勇矣,只是勇而無謀,總喜歡衝鋒上陣出風頭,以為這樣就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他卻不知,他是契丹的儲君,皇太弟,他殺了對方哪怕是上千人、上萬人都算不得什麼,對方只要殺他一個,那契丹就敗了。

而且,耶律洪古缺乏一雙慧眼,他沒有看出在奏疏中,蕭翰其實是在暗贊那個叫冷雨軒的年輕人。臨危不懼,有理有節,對時局也把握得很準,這樣的人,在契丹朝堂上也很少見。蕭翰是在勸他,儘可能將冷雨軒收羅為己用,如果不能,那這樣的人不能留。

中原真是人才濟濟呀,武,出了一個李風雲,屢屢擊敗契丹大軍。如今文又出了一個冷雨軒,更不要說老一代中的桑維翰、馮道等人。

這樣的人才為何在契丹人中便找不出一個?難道契丹人就真比中原人笨嗎?如果契丹人中有這麼一批文臣武將,那區區中原又怎能擋得住草原男兒的鐵蹄?

“二哥,你倒是說句話呀,同意還是不同意?”耶律德光正在出神之際,就聽到耶律洪古跺腳催道。

耶律德光微微一笑,他當然不會將十萬大軍交到耶律洪古的手中,當初他能當上皇帝,不就是因為他手握重兵嗎?要不然,他未必就是他大哥耶律倍的對手,不管怎麼說,當時耶律倍才是正牌的皇太子,契丹皇位的繼承人。

如果貿然將十萬大軍交給耶律洪古,他背後又有母后的支援,天知道會鬧出什麼事來,束甲逼宮可不是隻有中原人做得出來,實際在草原上,這種事情遠比中原發生的頻繁得多。

“三弟,稍安勿躁!”耶律德光安撫住耶律洪古,“此乃國戰,此戰的勝敗更關係到我契丹的存亡興衰,不可不慎重,我會親自帥軍,三徵中原。但契丹不能沒有人把持大局,母后年紀越來越大了,很多事已經力不從心,很多事都要你來穩住人心。

中原有句話,叫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值此關鍵時刻,除了你與母后,我還能信任誰?誰又有這本事能幫我照顧好契丹的後路?”

一席話說得耶律洪古心頭暖洋洋的,但不能上陣殺敵,他多少有些不甘,抱怨道:“我這個天下兵馬打元帥算是白當了,真正上戰場的機會沒有幾次。”

耶律德光哈哈大笑:“急什麼,天下這麼大,仗有得你打!”又轉移話題道:“從這份奏疏上來看,杜重威對趙延壽詐降之計早就已經識破,想要把他引誘到幽州來,或者易州去,看來都不大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