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前提是大汗需要幫南唐把中原打下來。可是,大汗若真能將中原打下來,又何必要分去一大半給南唐?”
蕭翰一時無語,十九說得沒錯,這三十晉軍是迫在眉睫的威脅。戰場如棋局,即使佔據了先機,不到最後,誰勝誰負,猶未可知。
這場大仗打下來,萬一契丹輸了,丟了燕雲十六州,那麼,石重貴的聲望必定打振,契丹就再沒有染指中原的希望。
不止如此,年輕氣盛的石重貴很可能趁著這個機會,繼續北征。失去了富庶之地燕雲十六州,失去了這道天然的屏障,契丹又能拿什麼與晉國對抗?
石重貴完全能橫掃渤海國,兵鋒直指臨潢府,臨潢府受到威脅,國基不穩,那些原本臣服在契丹腳下的部族必定會乘勢而起,立刻投靠晉國,調轉馬頭對付契丹,意圖從契丹龐大的身軀上撕下一塊肉來,滋補自己,草原從來不都是這樣麼?
那時,契丹真的可就真的危矣。
十九接著道:“當今的皇上是不太可能與大汗和解了。契丹與大晉之間,必定要有一方倒下。我家主上仁慈,不願看到這種局面出現,兩家和好,將不該有的石頭搬走,繼續維持先帝在世時那和睦安祥的局面,不是很好嗎?
契丹若是執意要在中原的身軀上再割下一塊肉,蕭大人,你認為彼此間的和平,又能維持多久?”
注1:“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歟?”取自《論語。季氏第十六》。
………………………………
第四百六十八章 國戰
蕭翰與十九第一次面對面的會談並沒有談出結果,雙方的分歧實在是太大。不過彼此間第一次接觸,誰也沒有想過能將事情談成。
耶律德光反覆看了蕭翰的奏報兩遍,將奏報轉給了皇太弟耶律洪古,問道:“三弟,這件事你怎麼看?”
自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機(注1)帶領契丹部族崛起以來,歷經四十餘年,太祖先後征服奚(注2)、烏古(注3)、黑車子室韋(注4)、韃靼(注5)、回鶻(注6)與渤海國(注7)。透過扶持石敬瑭,耶律德光又擊敗了宿敵後唐,取得燕雲十六州,契丹已經從東北草原上一些零散的部族成為了天下間首屈一指的強國。
就算是從太祖耶律阿保機登極建國(注8)算起,到如今已經整整過去了三十年。耶律阿保機為契丹打下偌大一片江山,東臨浩蕩的瀚海,西攮廣闊的西域,北接荒渺的冰原,南抵萬里長城。
耶律阿保機死後,在皇太后述律平的建議下,眾大臣推舉耶律德光繼承皇位。
耶律德光沒有辜負眾大臣和族人的期望,秉承了耶律阿保機的遺志,將契丹經營得如鐵桶一般,更是利用中原大亂之機,奪取了對契丹至關重要的燕雲十六州。並因俗而治,指定了北、南兩套完整的官制,即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使契丹的國力日趨強大,甲堅兵利,冠絕天下。
兩度入侵中原,雖然都鎩羽而歸,但與中原由於戰亂民不聊生,死傷慘重的景象不同,契丹的元氣並未大傷,其根本也並未被觸動,反而,從河南、河北劫掠來的大量財物,人口補充了契丹的不足,只是士氣有所受挫而已。
耶律洪古,又叫耶律李胡,是耶律德光的親弟弟,皇太后述律平的第三個兒子,勇武強悍,力大無比,深受述律平的喜愛。在述律平強烈要求下,天顯五年(注9),耶律德光立耶律李胡為皇太弟,兼任天下兵馬大元帥。
這意味著,如果耶律德光有什麼不測,不出意外,耶律洪古便是便是下一任契丹皇帝。
有時候,耶律德光懷疑,母后述律平當初之所以建議他而不是當時的皇太子他大哥耶律倍繼承皇位,只怕就是在為耶律洪古在做打算,因為那時的耶律洪古才不到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