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這裡也難保要變成白區。”
紅雲和馬麗聞聽後,面面相覷。她倆一直在迴避這個問題,往往方夢袍一談形勢她們就打岔,其實紅雲內心還是有譜的,只不過不想讓這個問題擾亂自己心緒而已。馬麗就不一樣了,她拒絕相信這些極可能發生的事情,如果紅軍就此從蘇區消失,她不知道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還是錯,所以她寧肯心存幻想。
此刻方令華的直言,掀去了她們故意蒙在眼前的那層紗,現實赤裸裸地袒露出來。她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認真地扮起了親戚。紅雲甚至還為馬麗的相貌編了個故事,說她是自己姑姑的女兒,姑姑早年過番嫁給了洋人,馬麗便是姑姑和那洋姑夫的結晶。前些年姑姑和姑夫雙雙病逝,馬麗跟著表姐紅雲過日。為了不露破綻,馬麗還背了幾遍。淳樸的村人聽後不疑有詐,反倒個個為馬麗早逝的雙親嘆息:沒福氣呀,這麼靚的女兒都沒看見。
馬麗也確實天生麗質,一年來的磨難不但沒有摧毀她的容顏,反而給她平添了幾分英姿。加上她斯文和氣,又會畫像,到方家衝沒幾日就徹底征服了全村的男女老少,有人甚至給她取了個“仙女”的外號,讓馬麗高興了好一陣,不過沒多久這高興便被悲哀所取代了。
這年的11月,國民黨軍侵佔了長汀縣城,步步往紅都瑞金逼近。原來阻在方家衝前方几十里的紅軍突圍而去,白狗子順勢攻進,方家沖和其他村莊一樣落入了敵手!一時間白色恐怖籠罩了贛南大半地區,捲土重來的“還鄉團”“鏟共團”“暗殺團”“挨戶團”“靖衛團”“保安隊”“搜山隊”紛紛出籠,屎缸烏蠅般在各處飛舞。他們在“寧可錯殺一千,不能錯放一個”的口號下,採取了“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藉機大開殺戒,不少村莊成了“無人村”,“血洗村”,搞得人人自危。
紅翻天 第三十二章(4)
方家衝作為曾經的擁軍模範村自然不能倖免,淪為白區的第三天便來了一幫鏟共團,搶光了村民們的家產,打死打傷了好幾個紅屬,好在方家衝沒有惡霸地主,鏟共團只是打個過場秋風,他們走後恢復了相對的平靜。不過緊接著又來了命令,要他們選保長。經方夢袍的多方工作,村人選了方令華當保長。而方夢袍則因曾經在紅給抓了起來,方令華出錢打點了一番,才將他保出來。
儘管形勢嚴峻,環境惡劣,方夢袍卻不忘職責,他和馬麗經常趁著夜色到各村去巡查。由於缺醫少藥,傷員們的情形大都不妙,短短的半個多月中已有五位傷員離世,還有七八位已經奄奄一息。更為嚴重的是,原先分散在群眾家中的十二個護理隊員,有三個不知去向,可能是被日益惡化的形勢嚇跑了。這些訊息令方夢袍夫婦和馬麗寢食難安。
敵人的工作重心由圍剿紅軍變成了搜捕紅軍,在鄉村採取“十家聯保”“五戶聯坐”制,規定“一人通匪,十家聯坐;一家窩匪,十家同禍”,所有參加過紅軍和在蘇維埃政府工作過的幹部和群眾統統被扣上“###”“土匪”“匪民”的帽子,家產被沒收。國民黨政府還強迫民眾集體“自新”,交納“自新費”“贖身費”,交不出錢的則捉去坐牢或給豪紳地主做苦工抵押。蘇區時期農民分得的土地房屋被奪走,廢除的債務一律要還清,還設立了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曾經翻身做主的農民們頃刻間失去了一切。
在民生方面國民黨也實行了嚴格的封鎖政策,群眾生活必需的糧食和食鹽,要憑政府發的“購買糧食憑單”和“購買食鹽憑單”限量供應。這一來,可就苦了方夢袍和那些傷病員。糧食還好解決,起碼方令華還能及時地接濟,食鹽可就難了,可最後仍是方令華想辦法解決的。當了保長後一直氣不順的方令華,這才知道方夢袍當初的用心是多麼的良苦。
“叔,看樣子這種白皮紅心的保長還是做得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