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在這方面,西方的女性電影走在了前列。

華國的女性電影只能說是處於起步階段,女性導演不多,拍的片子影響力不足。

隨便在街頭採訪,他們能說出張億謀和姜聞,卻說不出哪位女導演和她們的片子。

在國內,女導演的影片只是主流電影的裝飾品和補足物,小眾中的小眾。

這一次滬城國際電影節舉辦這個專題,集中放映一批女導演的影片,有推動國內女性電影發展的意圖,也算是和世界影壇接軌。

林曉玲聽著這些人的討論,大家講述最多的是女性電影在創作上遇到的困難。

研討會成了訴苦會,大體上還是希望國家的有關部門能對女性電影給予政策上的扶持。

比如成立女性電影扶持基金,不用導演四處籌資。

投資商聽說拍女性電影都沒有興趣,拍出來不賺錢,誰還願意投資。

林曉玲覺得自己相當幸運,聽了這些前輩的發言才知道女導演那麼不容易,她剛剛入行,還沒有經歷太多的波折。

她把自己的稿子偷偷收了起來,不準備發言了。

因為她寫的稿子充滿了正能量,對女性電影的未來信心十足,和在座的前輩相比,顯得過於幼稚,和現場的氛圍不合拍。

開完研討會,林曉玲回到酒店。

“曉玲,研討會怎麼樣?”慕姍姍詢問道。

“嫂子,別提了,我本來還挺興奮的,以為可以和圈子裡的前輩們交流拍片的心得體會,沒想到受打擊了,女導演這行不好混啊。”林曉玲抱怨道。

“你有什麼好擔心的?咱們有自己的電影公司,你想拍什麼題材和你哥說,讓他給你投資就行了。”慕姍姍說笑道。

“不光是資金,還有好多麻煩,以前不覺得,今兒一聽挺有道理的。”林曉玲鬱悶道。

在社會上,性別歧視始終存在,女導演掌管一個劇組,遇到的麻煩比男導演要多,想拍好片子,就要有一股氣勢,不能被人小看了。

林曉玲沒有管理一個龐大劇組的經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別想那些了,你的劇本準備的怎麼樣了?我和你哥琢磨了一下,準備先用這個題材拍一支公益廣告,由你來製作。”慕姍姍提議道。

“公益廣告?”林曉玲疑惑道。

“嗯,就是犯人出獄後遇到的生活困難,和家人相處的情景,三分鐘到五分鐘的長度。”慕姍姍說明道,“這個廣告拍出來對你的影片也有幫助,上面可能就准許你到監獄裡拍戲了。”

林子軒打算用幾萬塊拍一支公益廣告試試水,呼籲社會對出獄的犯人給予理解和包容。

這麼做讓上面的人看看效果,對《回家》這個本子獲得審批會有好處。

這屬於電影前期的準備工作,拍廣告的時候順便也選了演員,如果這支廣告能在華國電視臺播出,那宣傳的作用就大了。

“這個主意好,我先練練手,找找感覺。”林曉玲贊成道。

她這些天一直在蒐集素材,甚至到小紅的家裡進行了走訪,瞭解小紅父母對小紅的態度,有沒有原諒小紅,這會成為電影的原始材料。

當然,電影不會按照真實的情況來,最終還是會以家庭和解收尾。

不過其中的矛盾衝突,父母的態度有值得借鑑的地方,電影就是這樣,給觀眾留有希望。

公益廣告雖然時間短,卻相當於微電影,對林曉玲以後拍片有不小的作用。

“那就行了,具體的事情你來弄,拍完後來我的節目,我幫你做宣傳。”慕姍姍安排道。

“謝謝嫂子。”林曉玲高興道,“對了,老哥呢?”

“他和電影節的組委會說事去了,中午不回來,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