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寨子。有一定數量的寨子和小股清兵負隅頑抗,可在絕對實力面前,他們的抵抗也微乎其微,改變不了什麼,即使能夠殺死一兩隊的太平軍,可是隨著更多的太平軍趕到,他們終是免不了被殺的下場。
官道主要關卡全落入太平軍之手,騎兵旅除控制大道關卡外,還在那些投誠的寨丁和營兵帶領下,將每一條可能過人的小路都給守住,又使投誠的寨丁藏在山嶺的樹林邊,一旦發現北逃的就衝出來追殺。
偌大的潮州,不論是平原還是山嶺,到處都是人殺人,屍體隨處可見。太平軍將能找到的糧食都找出來,將能燒燬的房屋全部燒燬,將能填上的水井全部填上,將能運走的物資全部運走。富饒的潮州在周士相的放血政策下變成一片廢墟,濟度別想在潮州得到能夠支撐他八旗大軍戰事的糧食和物資。
潮南最先被太平軍佔領,也最先開始打糧和遷移行動,同時對那些投靠清軍的漢奸頭目進行清算,一顆顆人頭不斷落地,在這過程中,軍官們本著寧殺錯、勿放過的原則進行清洗,有很多人其實沒有替清兵做過太多壞事,只不過向清軍提供了些糧草就人頭落地。
第二鎮在惠來一帶竟然殺了一千多人,其中有很多隻是百姓,只因為他們不願聽從太平軍的命令南遷。接到報告後,周士相眉頭大皺,準備下令制止這種濫殺行為。
徐應元再次勸阻,他道眼下是戰時,太平軍在潮州根本無法建立官府,也無法做到一一甄別。倘若真那樣做了,一來時間趕不上,二來也沒有這麼多的識字斷文的官吏,三來也容易給奸小可趁之機,所謂亂世當用重典,既然太平軍東征潮州是為了放幹潮州的鮮血,讓潮州成為赤地,就不必循規倒矩,有什麼婦人之仁,先行殺光徹底控制住局勢再說。總之,不管是冤還是不冤,已經殺了的就沒法把人救活,現在能做的就是儘量將活著的百姓完好無損,不捱餓不挨凍的遷到惠州,然後送到廣州去。(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訊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大明永曆十二年二月初五日,濟度大軍進至福建南詔,其前鋒蒙古正紅旗拉克申部與太平軍騎兵旅蘇納部激戰於南詔所黃岡嶺一帶。此役,雙方互有勝負。天黑之後,蘇納部從黃岡嶺撤出,拉克申部遂佔據黃岡嶺,因夜色已黑不敢追擊。
次日,清簡親王濟度領大軍至,親設中軍大帳於黃岡嶺,設左軍於黃岡嶺東二里處,設右軍於正南三里處,三軍遙相呼應。營帳相連十數里之地,聲勢顯赫。左軍為直隸綠營兵、河南綠營兵組成,計有兵8000餘,伕役2000人,左軍統帥為滿州正黃旗都統納海。
直隸綠營為順治元年所定,設巡撫,置撫標左右二營,並設宣府、真定、薊州、通州、天津及山海關六鎮總兵官,並鎮標以下各協、營、汛。此次抽調南下廣東直隸營兵為真定總兵楊鎮威、通州總兵張膽所領鎮標左右二營,其中楊鎮威部2200兵,張膽部2000兵。
楊鎮威原為姜襄部將,姜襄反正歸明後其卻與清軍私通,暗中變節領所部600兵叛亂,殺害姜襄及其兄姜琳、弟姜有光,持首級出城投降。清軍入城後,攝政王多爾袞下令除楊鎮威的官兵家屬外,大同城內的官民兵吏盡行誅之,藉以洩憤。共殺害大同城中軍民百姓30餘萬。楊振威則憑藉賣主之功被多爾袞委以真定總兵官之職。
張膽原為遼東關寧軍祖大壽部將張存仁手下的一個千總,張存仁隨祖大壽於大淩河城向清軍投降後,其隨張存仁一起被編入漢軍旗。後順治六年張存仁被清廷授予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張膽亦被張存仁提拔為通州總兵官。張膽曾率兵砍伐榆園林木,又挖掘黃河大堤引黃河水害山東榆園義軍,造成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