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龍之宿,於天文是為東方,應於江東而非應於北魏,則不妨征伐也。似公等俗儒志意淺近,牽於小數不達大體,難與遠圖。我亦曾仰觀天文,見比年以來月行掩昴,至今猶然。據其佔雲:三年,天子大破旄頭之國。彼蠕蠕、高車等國,皆旄頭之眾也,非必被我破之而何?夫聖明御時,能行非常之事。古人云“非常之原,黎民懼焉,及其成功,天下晏然”。願諸公休言,陛下勿疑也!
張淵不敵崔浩宏辯,羞愧難當,勉強辯解:蠕蠕居荒外無用之地,得其地不可耕而食,得其民不可臣而使,輕疾無常,難得而制,有何汲汲而苦勞士馬也?
崔浩說道:公言天時是所職分,若論形勢則非卿所知也。蠕蠕舊為北邊叛隸,今誅其元惡,收其善民,令復舊役,非無用也。漠北高涼,不生蚊蚋,水草美善,夏則北遷田牧其地,非不可耕而食也。蠕蠕子弟來降,貴者尚公主,賤者將軍、大夫,居滿朝列;又高車號為名騎,非不可臣而畜也。夫以南人追之,則患其輕疾,於我魏國精兵則不然。彼能遠走,我亦能遠逐,與之進退,非難制也。且蠕蠕昔數次入侵我國,皆使民吏震驚,不務生產。今夏若不乘虛掩進,破滅其國,則至秋復來,我臣民皆不得安臥。自太宗之世迄於今日,無歲不警,豈不汲汲乎哉!世人皆謂張淵、徐辯通解數術,明決成敗。則請試問,其西夏之國未滅之前有何亡徵?公等時事夏主,若知而不言,是謂不忠;若實不知,則是無術也。
當時赫連昌在座,張淵、徐辯等人自無事先預言,慚不能對。
太武帝聞言大悅,說道:吾意決矣。亡國之臣不可與謀,信矣哉!
於是罷議,決定北伐。
罷朝之後,崔浩回府,與天師寇謙之言及殿中辯論,哈哈大笑,得意至極。
寇謙之亦笑,忽正色問道:此番北征蠕蠕,果可勝乎?
崔浩答道:師傅精通天文術算,焉能不知此去必克。但恐諸將前後顧慮,不能乘勝深入,使大功不能全舉耳。
寇謙之連連點頭,拈鬚大笑:你鬼谷門觀星之術,高出我天師道門多矣。
鏡頭閃回,補說寇謙之由來。
字幕:寇謙之,名謙,字輔真,馮翊萬年人,祖籍上谷昌平,父寇修之官至馮翊太守,兄寇贊曾任南雍州刺史。
寇謙之早好仙道,有絕俗之心。自幼無心做官,一心傾心道教,每日在家裡誦經打坐,煉氣服藥,欲獲仙道靈效。但歷經數年依然如故,原身凡體。
一日,寇謙之到姨母家串門,見一傭工名成公興,形貌奇特,身體魁偉,於是徵得姨母同意,帶成公興回家幫活。
寇謙之用《周髀算經》演算日、月及五大行星執行規程,始終不得要領,心焦火燎。
成公興無意到跟前視之,忽插言道:先生演算法有誤,不如以小人之法試之。
寇謙之心中厭煩,欲轟之而去,成公興微笑道:似你這等,一生亦算不出。
寇謙之聞言大驚,遂依其教試算,果然一氣算出七曜執行規程。寇謙之驚奇愈甚,當下即欲拜師,成公興堅辭不肯,反倒請寇謙之收其為弟子。
寇謙之莫名其妙,只得從之,於是共同研道,暗相默契。
成公興見寇謙之頗有慧根,於是道出真情:我本是仙人弟子,因火燒仙宮,被師傅罰到民間,服勞役七年,並授道於你,以贖罪愆。
冠謙之驚喜不置,便問:修仙之道若何?
成公興:凡俗人世,皆為名韁利鎖所纏,物慾橫流,遍佈街衢,非修仙學道之所也。先生如有意學道,當隨公興隱遁深山,未知是否肯舍人世榮華。
寇謙之欣然同意,於是齋戒三天,便隨成公興離家修道。先到華山,採得仙藥,服後不飢;不久復往嵩山,開始潛心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