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色界。在欲界中,眾生有食慾和欲,此界為有情之住所。上自六慾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均謂之慾界。

⑥四大天王:是帝釋天主的四員外將。在須彌山的山腰,有一大山名叫犍陀羅山,此山有四峰,每一峰上有一天王居住,各護天下一洲。亦名護世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⑦瞿陀尼,弗婆提,鬱單越:佛教地名。佛教以須彌山為中心,把世界分為四大洲。南方瞻部洲,梵文舊譯“閻浮提”;東方勝神洲,梵文舊譯“弗婆提”;西方牛貨洲,梵文舊譯“瞿陀尼”;北方瞿盧洲,梵文舊譯“鬱單越”。四大洲中,北方瞿盧洲最強勝,此洲人民壽命千歲,衣食自然。

⑧耳璫:古代用金玉做成的耳飾物。如耳環、耳墜一類。

⑨善法堂:佛教名詞,是帝釋天主的講堂。在須彌山頂喜見城外之西南角。

⑩七葉堂:佛教名詞,是大阿修羅王的講堂,在光明城中。

〓乾達婆:佛教天神。是天界的樂神,亦名香音神。不食酒肉,只食香味,全身發出香氣。佛教天龍八部護法神之一。古代畫家經過長期的創作,其形象已變成美麗的飛天。

〓四兵:古印度把象、馬、車、步四種兵種稱為四兵,此文形容軍隊人馬多。

〓善見城:佛教界名。是帝釋天主的宮城,有的經典中也譯作喜見城。位於須彌山之絕頂。

〓般若波羅蜜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為《心經》,此經末尾有大神咒和大明咒。還有一經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此經中有咒語,誦持此經,可免亡國之難。此故事所誦之經,可能是後者。

〓優缽羅花:即是蓮花。古印度盛產此花,有青、紅、白三色,純潔而香,是佛教的吉祥物。

〓牛頭栴檀:植物名,香料樹,亦稱赤檀香。因產自印度牛頭山,故名牛頭栴檀。其香氣濃烈,是名貴香料,亦為一種藥物。

〓般遮翼:有的佛經亦譯為般遮於旬,是帝釋天的樂神,在佛經中常彈琴歌頌佛德佛法。

〓拘郗池:天界泉名,其意不詳。

〓三歸八戒:佛教術語。三歸:即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表示對佛、法、僧三寶的歸順依附。這是佛教徒入教時的先決條件。八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欲;不妄語;不飲酒;不睡高廣華麗之床;不裝飾打扮及觀聽歌舞;不食非時之食(即過午不食)。這是佛教為在家男女教徒制定的八條戒律。雖比五戒要求更嚴,但它不像五戒那樣終身受持,只是臨時奉行。多者幾周、幾天,少者一天一夜。受戒期間,過一種近似僧人的宗教生活。'附記'

第二捲成長篇龍的種類詳解

一般泛指能發洪水的有鱗的龍。相傳蛟龍得水即能興雲作霧,騰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關於蛟的來歷和形狀,古典文獻中說法不一,有的說“龍無角曰蛟”,有的說“有鱗曰蛟龍”。而《墨客揮犀》卷三則說得更為具體: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於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倘蛟看見岸邊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繞之,使人墜水,即於腋下吮其血,直至血盡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有周處入水三天三夜斬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鱷魚。

夔龍

想象性的單足神怪動物,是龍的萌芽期。《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一足。”(《說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瑚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