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方擴大事態,要求入城。1854年,英國要求“修約”。稍後美、法兩國也加入要求“修約”的行列。“修約”的核心條款,便是“公使駐京”。西方已不想跟葉名琛糾纏,他們要直接派外交使節駐京,與咸豐皇帝當面打交道。三國的行動,自然遭到葉名琛的拒絕。他們又轉道上海,江蘇巡撫吉爾杭阿,以辦理對外事務屬兩廣總督職權為由,勸他們返回廣州。英、美使節又北上天津大沽口外,要求談判“修約”,當地官員仍告以天津非辦理對外通商事務之所,有事只能回廣州,與葉名琛商議。
1856年,當時的美國駐華全權委員伯駕,在照會葉名琛要求入城商談“修約”,再被拒絕後,轉道福州,請求閩浙總督王懿德,代為向咸豐帝直接遞交國書。王懿德根據《中美望廈條約》,將美方國書由驛路遞送北京。咸豐帝對此極為不滿,訓斥王懿德要讓“該酋俯首帖服,起碇南返”。回廣州找葉名琛去。
就實際而言,葉的方法已經是過時了。然而在咸豐帝支援下,葉名琛對西方要求一律強硬拒絕,各地官員也以對外交涉屬兩廣總督權利,本地無從辦理為由,勸其南下廣州;這種做法似乎儲存了上國的面子,但實際情形卻是越來越被動。葉名琛就因為外國無論何種要求,都置之不理,致使一些使節在任期滿後,國書都無從遞交。兩廣總督處理中外交涉的體制,已處於危機之中。
總而言之,外人簡直無門可入。他們知道要修改條約,只有戰爭一條路。1857年11月,英國特使額爾金在平息印度兵變以後,抵達香港,英法聯軍也大體集結完畢。英軍有戰艦43艘,海陸軍兵力約1萬人;法軍亦有10艘軍艦。英、法軍事入侵,俄、美外交配合的格局,已然完成。
大沽口位於海河出海處,溯河上駛約60公里,便是華北重鎮天津。據清光緒年間《天津府志》記載,吃水約36米的船隻,可乘潮由大沽河道直駛天津府城;吃水26米的船隻,落潮時亦可直達天津。由此可見,大沽口是天津的門戶,而天津又是北京的門戶。入侵者如果從海上乘船攻陷大沽,天津便指日可下。再由天津到北京,便是一片通途了。在軍事意義上,大沽口的地位無須多言。(未完待續。)
ps: 阮文達打了勝仗獲得許多兵器,將它們回爐熔解,鑄成秦檜夫婦的塑像,讓他們雙雙跪
在岳飛廟前面。
喜歡開玩笑的人便撰寫了一副對聯,分別系在它們的頸脖上。系在秦檜身上的是上聯:
“咳,僕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系在秦妻身上的是下聯:“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
到今朝。”
互相埋怨,斥罵的神態跟對聯內容合拍,栩栩如生。阮公拜謁岳廟,見了不覺開懷大笑。
三十三、天津條約(三)
清朝北方缺糧,每年約三四百萬石漕糧,經大運河至天津再進北京。太平軍佔領南京、鎮江等地後,運河漕運被切斷。南方的漕糧便在每年初夏,由上海海運,經大沽再入天津。大沽一帶還是中國北方最重要的產鹽區,鹽稅屬清朝的大宗收入,從經濟上看,大沽口的地位也很重要。
天津衛,大沽口。
熙攘的道路上,行人們川流不息,路兩邊的商販們賣力地叫賣著自己的商品,這自從明成祖朱棣從此處南渡發起靖難之役,得勝回北京之後,志得意滿改此地為“天津”,意指“天子之渡”,如今漕運更是自天津入北京,市面上越發的熱鬧起來。
遠處傳來了噹噹噹拖得長長的淨街鑼,行人們都知道是官老爺來了,這裡到底不比京師的嚴肅,大家只是閃到一邊,小販們也收拾了下貨物,閃出一道可夠通行的通道來。
先是兩名鳴鑼計程車卒,後面跟上了兩排持刀的衛士,如此過去之後,又有一對對的號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