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窮僧人面對明法長老如此,明法長老面對更高階別的僧人,亦莫如是。
這裡的諸多上師,便都有個外號,譬如說他們來自於甚麼地方,便叫做“某某地方僧”,亦或者是有甚麼特徵,就叫做“甚麼特徵僧”,倒是說起來名字的,也並不多,應廟子裡面人實在是太多了,重名的便更多,多到了已經不能以“大”“小”“高”“低”“胖”“瘦”“黑”“白”這樣的字首來區別他們的時候了,便只能加以外號,方便區分。
且這些時日,明法長老一早就搞清楚了扎舉本寺應如何運轉,故而他已經認識了一位僧,便如他認識的僧人,號稱是“金僧”,他之所以被稱之為“金僧”,一是因為他來自於“金地”,另外一方面,自然是因為從那邊出來的僧,便都有俗世資糧豐厚的特點,便都可以用自己的俗世資糧,免除“僧差烏拉”。
更何況,明法長老便知道,這位“金僧”亦是廟子之中著名的佛爺的侍從僧,便是和他認識,他的一言一語,比之於其餘的僧人,比那些僧人的一萬句話都要有用。
便是他和“金僧”在一起喝茶的時候,說起來了廟子之中最近的事情,自然而然的說起來了去“蓮花欽造法寺”回來的人,這些人帶回來了“甘珠爾”和“丹珠爾”,便是主持法王,都受到了震動,親自出來迎接。
便是那些還活下來的人,全部都被大佛爺們收為侍從僧,亦或者是去了大佛爺處,成為了大佛爺“官邸”之中的上師。如此,在扎舉本寺,他們都算得上是“一步登天”,更加貼近了佛爺了。
便是在“金僧”侍奉的大佛爺手底下,他們亦收了一位僧人,“金僧”拿起來了這清茶說道:“說起來這位僧,你且還應熟悉。
他的來歷,雖然有所遮掩,但是亦說起來,也無有甚麼不能告訴你的——他便是你們無盡白塔寺的噶寧家族的噶寧·仁頓扎西!
他便來到了我們寺廟,來到了我們大佛爺的手底下做一個僧官哩!”
昨天搞得太晚作息有點亂,明天再度維持六點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