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後來,成王還在岐山之陽舉行過諸侯盟會,與會者有很多,其中還包括相距較遠的楚子熊繹。這次盟會鞏固了周政權。
但是成王的身體很不好,在三十五歲那年得了重病。成王覺得自己不行了,但又擔心長子姬釗年幼難以擔當重任,便託孤於召公和畢公,並寫下遺囑,要求眾大臣嚴格恪守文王和武王的遺訓,輔助太子治理好天下,當他看到太子釗非常懂事地接受了父親的遺命並立下誓言後才放心得離去。
後來,周康王姬釗果然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延續了成王盛世,形成了刑錯(刑具)四十年不用的局面,史稱“成康之治”,這就是孔子非常向往的那個美好社會。
十二 定魯而成禮儀之邦——伯禽
伯禽,是周公的長子。武王建國後將周公封到了今河南魯山,但周公留在了鎬京,沒有去就封。後來管蔡散佈流言,引起了召公姡У幕騁桑�芄�蚜撕麼罅ζ�攀蠱涫鴕桑�緩籩芄��畈�荽�約喝ゾ頭狻�
後來,周公東征勝利,居東二年,在處理好東部事情後回到鎬京,之後用了一年的時間營建洛邑。洛邑建成後,周公在洛邑開諸侯大會,定下週禮,同時成王將周公的封地由今河南魯山遷到了原來奄國的國都曲阜,並統殷民六族。周公依然無法去就封,於是就繼續派伯禽代替自己去就封。
伯禽臨行前,周公語重心長地告誡他說:“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今王的叔叔,地位不算低。但我洗一次頭要三次握起頭髮,吃一頓飯要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來接待賢士,就這樣還怕失掉天下的賢人。你到魯國後,千萬不可因自己是國君而驕慢於人。”
伯禽又問周公:“請問如何治理魯國?採用什麼辦法才好?”
周公回答說:“務在利民,而不要以利民者自居。”
伯禽牢記周公的教導,來到魯國後努力發展生產,教育人民遵守禮儀,尋訪賢士,將魯國治理得井井有條。
三年後,伯禽第一次到成周向周公彙報施政情況,周公問:“怎麼這麼晚才來?”
伯禽答道:“我改變他們的風俗,改變他們的禮儀,這些措施要三年才能看到成效,所以現在才來。”
相比於伯禽,姜子牙每五個月就會向周公彙報一次情況,於是周公便問太公:“怎麼這麼早就來了?”
姜子牙答道:“我簡化他們的儀節,一切從當地風俗。”
後來姜子牙聽說了伯禽彙報情況很遲的原因,就嘆息道:“唉!魯國的後代將成為齊國之臣了,為政不簡約易行,人們就不會親近,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歸附。”
後來證明,姜子牙的預見是很準的,這裡也說明了伯禽治政的不足之處。
伯禽政治能力不足,但軍事能力卻是很強的。
三監之亂時,武庚煽動淮河流域的少數民族一起叛亂,周公東征雖然將東夷中實力最強的兩個國家奄國、蒲姑擊敗,但仍有許多夷人和戎人對周朝政權懷有敵意。而魯國作為周朝政權的屏障,是它們的首選攻擊目標。伯禽即位後不久,魯國南部的淮夷和徐戎兩個少數民族集團就發生了叛亂,他們見到魯國新建不久,立足未穩,而開始發動攻擊。
伯禽見勢不亂,果斷召集親卒連夜作急行軍趕往肸(bì)邑(今作費邑,在今山東費縣附近)。魯公伯禽到達費邑後,集合軍民於廣場之上,釋出《費誓》,說:“不要喧譁了,聽我發號施令!”部隊聽後馬上就靜了下來。伯禽接著說:“現在,淮夷徐戎一起興兵作亂,我們就要前去*了。縫好你們的甲衣和頭盔,繫好你們的盾牌,準備好你們的弓箭,磨礪好你們的戰刀和戈矛。如果有馬牛走失,奴隸逃跑,你們不要擅離部隊去追捕;如果發現了他人走失的牛馬和逃跑的奴隸,你們要恭敬地送還原主人,我會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