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之後又道:“上次徐弘基給朕寫的奏章上面,曾經提到過邳州衛,似乎也頗有些戰力,反正徐州邳州都在一起,叫邳州衛再助陣兩千,讓他們指揮使也跟著上去,如今天下除了九邊之外,竟是沒幾處兵馬能用了,邳州衛既然尚可,不妨到遼東歷練一番,就這樣吧!”
徐弘基就是當代魏國公,南京城甚至整個南直隸的真正大佬,同樣也是邳州衛前指揮使楊方彌天大謊的受害者之一,此時自然不知自己在給皇帝寫的聊閒天奏章中隨口一句,竟然成了邳州衛出兵的理由。
不過即便知道了也無可奈何,皇帝既然乾綱獨斷了,閣臣們又都沒打算阻止,這件事便這麼定了下來,因為是皇帝特地關注的事情,因此辦理起來倒也迅速,不過兩日工夫,傳信調兵之人便吩咐山東和徐州。
山東方面自然好說,當地本來就有孔有德部下遼兵,登萊巡撫孫元化看此人很不順眼,既然是遼東有事,當然要把遼兵派上去,因此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同時因為孫承宗的關係,也打算再增調些兵馬過去,只是倉促之間不得其人,多少需要準備一下,徐州方面自然更是不用操心,皇帝欽點宋慶出兵,這是去也要去,不去也要去的差事,幾乎無可逃避。
當宋慶接到訊息時,幾乎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感情在京中打了那麼幾仗,還真在崇禎心中打出地位來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皇帝點名
因為事情緊急,朝廷是派的八百里加急快馬,只用了不到三天便到達徐州,跟著便去見了指揮使孫伯平,孫指揮使見是皇帝親自點名,自然不敢怠慢,只是不知宋慶自己意下如何,先叫人安排使者吃住,隨後馬上叫心腹手下去見宋慶,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宋慶多少有些懵懂,畢竟他之前還在操心吳三桂會如何,如今自己馬上也要去遼東作戰了。
平心而論,他倒是真想上去,畢竟大淩河那一仗敗得太慘,遼東精銳幾乎一掃而空,導致雙方攻守形勢發生徹底的逆轉,接下來的十幾年內,明軍已經完全喪失了在遼東和後金拉鋸的能力,後面幾乎完全就是被動挨打,這種形勢想想都可怕,如果能夠改變一下的話,哪怕只是給關寧軍多留點精銳,他也想往裡頭攙和攙和,畢竟這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若是此戰依然和歷史中一模一樣,接下來數年之內後金將頻繁的進入中原,到處燒殺搶掠,而中原勢必要疲於應付,李闖張獻忠等人的做大也跟這個不無關係,到時候大明越來越窮,後金越來越富,加上各種天災**,導致農民軍也是愈發強大,最終什麼後果宋慶太清楚了,因此必須要做點什麼,哪怕這些事情依然不可避免,好歹也要延緩一下。
再者他也有自己的理由,徐州這地方根本沒有軍功可立,他如今不過才二十歲。便已經坐上了千戶的位置,麾下將近三千兵馬,若是在這承平之地熬資歷。天知道要熬到什麼時候去,若是帶兵去遼東的話,只要自己不死,哪怕最終大局依舊不可更改,但既然有了這個軍功,升官也不會有太大問題,官位、兵力和地盤。這才是他目前最為需要的。
而且若是去了遼東,回來時候肯定能趕上吳橋兵變的中期,到時候各路大軍會剿。孔有德耿忠明等人自然立不住腳,自己從山海關中來個前後包抄,真要是能將這幾個叛賊幹掉,怕是直接能弄個參將坐坐。甚至還能更高。
思來想去。宋慶一咬牙一跺腳,去了!
作為一個行動派,宋千戶下定決心之後便立刻實施,可當他找到孫伯平說明此事的時候,指揮使大人幾乎以為自己遇到個瘋子,如今宋家儼然徐州一霸,又是碧波池又是大風牌,生意都做到邳州去了。其餘酒肆飯鋪賭場更是不知凡幾,尤其他的對頭還都被幹掉了。放著這般舒心暢意的日子不過,沒事撐的跑去遼東打什麼仗?軍功什麼的就那麼有意思嗎?
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