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理兒。
張國富都被他給繞糊塗了,狠狠嘬了兩口煙:“走,去縣政府找鄭縣長去!”
於是,兩個人又騎上腳踏車,直奔縣委大院。
既然叫大院兒,佔地當然不少,除了縣裡的五大班子在這之外,另外還有好些個局機關,也都在這裡辦公。
中間是老舊的鐵柵欄大門,門上有個圓拱,上邊還焊著五個大字:為人民服務。
這絕對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旁邊開著一個角門,到了門前,張國富又要打退堂鼓:“青山,要不,咱們還是回去吧?”
“叔,咱們這是正經事。”
劉青山率先推著腳踏車,進了角門,剛穿過門洞,迎面就被一個胳膊上戴著紅箍的老頭給攔住。
那老頭穿著灰色的半袖衫,戴著藍帽子,表情嚴肅問道:“介紹信呢?”
在檢視了一番之後,他眼睛一瞪:“你們這是去生產資料的介紹信,跑我這渾水摸魚來了,不知道我老孫頭,生了一雙火眼金睛嗎?”
“大爺,通融通融。”
劉青山連忙遞煙,把情況簡明扼要地說了一遍,那位孫老頭煙也不接,板著臉,就是不肯放他們進去。
幸好,劉青山早有準備,也不跟這位孫老頭吵吵,人家這是認真履行本職工作,沒毛病。
“大爺,您看,這是前幾天,鄭縣長去俺們村裡,給俺送的獎狀,還說了有事可以來這找他呢。”
劉青山將帶來的獎狀遞過去。
這玩意有時候比介紹信都好使,所以他才會有備無患的。
“我看看,嗯,你這個小同志還是不錯滴,給咱們縣爭了光。”
孫老頭臉上的嚴肅立刻被笑容取代,雙手拿著獎狀,還給劉青山,然後才笑眯眯地從他手裡接過煙。
“去傳達室等一會兒吧,鄭縣長上午下鄉去了,不知道啥時候能回呢。”
憑藉特殊通行證,兩個人才得以推著腳踏車,進了大院兒,兩邊都是車棚,密密麻麻擺放著腳踏車。
停好車,張國富抹了一下腦門子上的汗水:“咋這麼難呢,還是在家老老實實種地好。”
劉青山笑了笑,這種心態,也是時下大多數人正常的想法。
他們安於現狀,所以,思想領域的改革,才是決定今後發展的關鍵因素。
不是常說,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嘛。
而劉青山的思想,起碼遠出去十萬八千里呢。
——————————————
新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打賞了……不然不能上榜,所以希望各位讀者要是覺得不錯的話,隨意打賞下哇,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