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後悔,不後悔,再見啦,三鳳兒,嘻嘻!”
童小靈也擺了一下小手,然後又立刻放下,重新護好錄音機。
那感覺,就像護住小雞崽的一隻母雞。
哈哈!
劉青山大笑著出門,估計這個丫頭要是知道,磁帶是他錄製的,以後,天天都要聽他的聲音,不知道心中會作何感想?
別人不知道他笑什麼,可是劉銀鳳心裡清楚啊,看著一臉單純的童小靈,她忽然覺得:三鳳兒這個臭小子,怎麼好像變得有點壞壞的。
要不要把真相告訴小靈呢?
倒是同寢的姐妹,對劉銀鳳很是羨慕,她們也好像要一個這樣的弟弟,能給姐姐零花錢的弟弟……
出了學校,劉青山和隊長叔騎著腳踏車,來到縣城東南角的生產資料站。
大門口,幾輛拉著尿素的大馬車,瞧得張國富眼熱:“這玩意要是給莊稼追上,畝產能提高好幾十斤,好東西,好東西啊。”
如今,化肥剛剛在農村得到應用,一般都是二胺做底肥,追肥用尿素,化肥所帶來的危害,還沒有顯現出來。
劉青山擺擺手:“隊長叔,咱們種大棚,可不能用化肥,必須用農家肥才成。”
說笑間兩人剛要進門,卻被門衛房裡出來的一個老頭兒給擋住。
還好,來的時候從公社換了介紹信,要不然,只怕連大門都進不去。
輾轉找到一位姓郝的科長,說明來意,那位郝科長直搖頭:“咱們這裡可沒有你們說的那種塑膠布,要不,你們去供銷社看看,他們那賣糊窗戶的塑膠布。”
因為這邊冬天比較冷,所以有些人家就會在玻璃窗外面,再蒙上一層塑膠布,用來保暖。
不過劉青山知道,那種塑膠布,幅面比較窄,也就一米多的一個圓筒,衝開之後,頂多有三米寬,用來扣大棚的話,不知道要接多少次呢。
即便如此,他們去了縣供銷社也被告知:每年塑膠布的進貨量都是有數的,你們用量這麼大,那別人家就沒得買,還蒙不蒙窗戶了?
“那俺們能不能先交錢預訂呢?”
劉青山抱著一絲希望問。
接待他們的人搖搖頭:“不行,我們進貨都是有計劃的,要不你們直接去春城那邊看看吧。”
這年頭,有錢也不一定能花出去。
兩個人出了供銷社,互相對視一眼,張國富嘆了一口氣:“咱們爺倆還是先回村吧,把錢都退還給各家,這大棚看樣子是搞不成了。”
劉青山早有思想準備,倒是一點不灰心。
他知道,塑膠大棚雖然從五十年代就有了,但是一直沒有普及。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國家物資匱乏。
這兩年雖然好了一些,但也只是一些大城市的郊區,才漸漸開始興起。
於是,他反過來樂呵呵地開導張國富:“隊長叔,做事情哪有全是一帆風順的,動不動就摔耙子,張羅散夥,那是豬無能的做派,您這名黨員,要有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你小子,會編排人了是吧,俺這騰騰上火,你還有心思逗悶子,別以為俺不敢踢你。”
張國富作勢揚揚腳,劉青山笑嘻嘻地往後躲著:“叔,有困難,找縣長啊。”
“這……這不好吧,縣長那麼忙,咱們就不要去給添麻煩了。”
張國富立刻慫了,怕見官,是當時百姓一種普遍的心態。
劉青山的心態,卻大不一樣。
他從兜裡摸出煙,給隊長叔點上一根,跟著說d縣長忙的也是縣的工作,咱們夾皮溝歸縣裡管吧,所以,這件事也就歸縣長管,屬於縣長的本職工作,怎麼能說麻煩呢?”
嗯,好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