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陽光從樹林的縫隙中照射下來,地上現出一片斑斕。我們並沒有登上山頂,山上可能有駐軍,不讓通行。本來,我想趁著上午遊客稀少,我和妻子、孩子一起,站在山上,對著太湖毫無顧忌地大聲吶喊,這是釋放心理壓力的好辦法,但是,我擔心我們的舉動,會打擾了山上其他的人,會驚擾林中憩息的鳥兒,最後,我們放棄了這個打算。下山途中,兒子忽然說:“你們看,那兒有面小紅旗!”我們走近了一看,原來,是一個紅色塑膠袋,掛在了一棵小樹的枝丫上。我上前把塑膠袋取下來,放進了肩包裡。今天出發前,我叮囑過他們娘倆,不要在路途中亂扔垃圾,看到身邊有可以回收的東西,就把它們撿起來,看到有廢品收購站,就把它們及時出手,免得帶在身邊增加負重。我們的收穫很豐富,易拉罐和礦泉水瓶,塞滿了我的揹包。老婆取笑說:“你的樣子,不像個遊客,倒像個拾荒人。”我笑道:“那你就是拾荒人的老婆!”

旅遊歸來,我聽說,穹窿山要開發旅遊資源,要建度假賓館、休閒中心和購物場所,我不禁擔心起來。在一個原生態的森林公園內,大興土木,搞吃、住、玩一條龍服務,勢必會砍掉一些樹木,增加一些建築物。森林公園不但是天然氧吧,還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如果保護得好,可以用之不竭,傳之子孫,如果急功近利,大力開發,則遊客越多,環境的壓力越大,深山變成鬧市,還有原生態的魅力嗎?一草一木,皆有生命,綠色是我們的銀行,別透支了希望,使我們成為大自然不歡迎的人。

19、漁民的出路

19、漁民的出路

週末一日遊,我們不止去了穹窿山,還去了光福和西山。由於時間關係,光福的香雪海和司徒廟,我們都沒去。司徒廟相傳是東漢大司徒鄧禹歸隱的地方,廟內有四棵古柏,樹齡已有二千年,分別名為“清、奇、古、怪”,是乾隆皇帝起的名,那四棵古柏曾遭雷劈,枝幹分離,命運坎坷,但至今都活著,其頑強的生命力,令人嘖嘖稱奇。

香雪海的名聲更響了,鄧蔚山四處皆梅樹,二三月間,一片梅花似雪的海洋,自古是賞梅勝地。因這些梅樹是觀賞梅,沒有經濟價值,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當地的村民尚在為溫飽問題操勞,他們視梅花為廢物,將村前屋後的梅樹砍掉,種上一些果樹和經濟林,在八十年代末,當地為了發展絲綢業,又將經濟林砍去,大面積種上桑樹,開始種桑養蠶,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絲綢業進入蕭條時期,絲價大跌,賣不出去,村民發愁,不知該種什麼好?隨著旅遊業的復甦,有識之士終於意識到,為了眼前利益三心二意,拋棄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那是多麼愚蠢?於是,起了桑樹,栽上梅花,滿山遍野,重現當年“入山無處不花枝,遠近高低路不知”的景色,遊客紛至沓來。

光福是個千年古鎮,我們來到鎮上,走在古色古香的老街上,沿街的店鋪都在賣工藝品,幾乎每個店門口都掛一小牌,上書“內有核雕”。兒子好奇地問:“爸,核雕是什麼?”我說:“核是果實的核,比如桃核,橄欖核,核雕就是在果核上雕刻各種圖案,這是一種工藝品。”兒子驚訝地說:“果核那麼小,還能在上面雕刻?”我說:“這叫微雕,在很小的物品上雕刻,需要高超的手藝。”妻子說:“記得初中時,我們學過一篇《核舟記》,開頭寫的是‘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說的就是這個吧?”我笑道:“正是!那果核上刻的是《東坡遊赤壁》,還記得最後一句嗎?‘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真是栩栩如生,巧奪天工!”兒子拉著我向店裡走,說:“你們背古文,我一句也聽不懂,我要看看核雕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