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水。

陳處長是老幹處最合適的形象代言人。人們見了他,自然就會想起老幹處來。他五十多歲,看上去卻一點也不像。頭髮不僅花白,而且還少,稀稀拉拉的像戈壁灘上的荒草;滿臉皺紋,好似黃土高坡上的溝溝坎坎;身材矮小,乾乾巴巴的沒有幾兩肉。一點不像五十多歲的樣子,倒像是七十多歲的老頭。他這模樣,要是不當老幹處處長,那真叫是浪費人才,有違老天的旨意。由此可見,農林廳的領導們還是知人善任的。

陳處長站在門口,衝外面叫道:“老鄭、小譚,你倆來一下。”

少頃,從外面進來一男一女兩個人。武威一看,都認識,急忙站起來打招呼問好。

老鄭叫鄭治,也是個老頭,五十來歲的樣子,但看上去比陳處長要年輕許多,其實他倆年紀相仿。他是老幹處的老人,以前當過副處長,前幾年升為調研員,算是解決了正處級,可以安安心心等著退休了。

小譚不小,是位女同志,比半老徐娘還老些,是位大媽級的人物。她是農林廳知名的模範,省三八紅旗手,以孝敬公婆著稱。她的前夫也是農林廳的幹部,據說因積勞成疾,英年早逝。那時的小譚還是真正的小譚,三十多歲,正是含苞怒放的年紀,人也長得不醜,又是省直機關的幹部,按說梅開二度是順理成章的事,也是一件容易的事。誰知她開出的條件令許多如意郎君止步不前、知難而退:她不僅要帶著孩子,還要帶著公婆一起嫁。三四十歲的中年男人,缺老婆的本來就少,缺老婆又缺父母的更是少之又少,加以普遍缺乏商業意識,這種娶一搭三的好買賣竟然沒人願意幹。有人勸她說,每月給老人一筆生活費就行了,並不一定非要住在一起。她是一個有原則的人,斷然加以拒絕。直到兩位老人先後辭世,才把自己嫁了出去。此時,小譚年華已逝,年過四十,早已不是風韻猶存的少婦了。

原來,她前夫老家是農村的,在家是獨子,但並非獨生子女。上有一姐,下有一妹,均已成婚,只是家境不太好。公婆遵循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把所有的心思都傾注在兒子身上,省吃儉用供他讀書,指望著晚年有個依靠。兒子也爭氣,讀完了大學,留在省城工作,娶妻生子。老人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太好,一心盼望著到省城和兒子一家過含飴弄孫的幸福生活。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兒子年紀輕輕的沒了。晚年喪子,哀莫大焉。更讓老人悲哀的是,下半生沒了依靠。

就在老人不知所依、萬分悲痛之際,兒媳卻秉承亡夫遺願,承擔起贍養公婆的重任,把老人接到省城同住,侍奉如親生父母。老人看到兒媳對自己比兒子活著時還好、比女兒還親,大為感動,在家屬院四處誇耀。於是,小譚名聲大振,為大家所熟知。

當時,本省有人在南方做了一些壞事。經當地媒體報道後,本省人勤勞樸實的光輝形象被損毀殆盡,幾乎成了惡人的代名詞,甚至有企業招工時列出了本省人除外的條款。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時任省委書記指示宣傳部門,加強正面宣傳,重塑本省在全國人民心中的形象。於是,有關部門開展了感動全省人民的十大人物評選活動。小譚的動人事蹟被挖掘出來,本人也被推薦參加了評選,並當選為首屆十大感動全省的人物。新聞媒體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報道,各種榮譽也隨之而來。時任廳長徐明理臉上有光,大為高興,於是提拔她任老幹處副處長,也算是發揮其所長。

陳處長說:“大家都認識,我就不介紹了。小武同志調到我們處工作,是廳黨組對我們老幹部工作的關心和支援。我考慮了一下,小武年輕,工作能力強,要多承擔一些任務。小武,你沒意見吧?”

陳處長一開口,武威便從老武便成了小武。已經好久沒人這樣叫他了,聽起來還有幾分親切。不過,這也意味著今後處裡的重活、累活,沒人乾的活,就全是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