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冒死逃回長安。唐高祖贊其忠義,任命為宋州總管,使齊州總管王薄為副,引齊州兵馬圍攻須昌(今山東東平)。盛彥師到至齊州,命王薄向譚州(今山東章丘)徵調兵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潭州刺史李義滿素與王薄不和,閉倉不給。
盛彥師攻克須昌,還兵時便誘捕李義滿,置於齊州監獄中。唐高祖聞報,詔令釋之,但使者未至,李義滿已經死於獄中。
王薄告辭盛彥師還歸齊州,路過譚州,被李義滿之侄李武意伏兵殺死。
王薄在隋末大起義中率先起兵發難,乃為十八家反王之首,今竟死於無名小輩李武意之手,於是京師震動。李淵大怒,因李武意逃走,竟由此遷怒盛彥師,判成死罪。
一員名將,就此落幕。
徐圓朗屯兵兗州,聞知劉黑闥被秦王李世民擊敗,由是恐懼異常,不知做何行止。
謀士劉復禮獻計:今有前隋南海郡太守劉權之子劉世徹,向有豪俠之名,故魏公李密及鄭帝王世充皆忌其名。將軍若憂難敵秦王李世民,則何不與其合兵,並推其為首?
徐圓朗從之,遂派劉復禮到浚儀(今河南開封)迎接劉世徹。
劉復禮去後,有部將警告徐圓朗道:劉世徹乃當世梟雄,非為甘於人下者。當年瓦崗軍渠首翟讓禪位李密,反被其殺害,前車之鑑,將軍忘之耶?
徐圓朗聞而大悟,於是便即反悔。
其後未幾,劉世徹率數千部眾來至,徐圓朗拒絕出城迎接,反召劉世徹入見,奪其兵權,命為司馬。覆命劉世徹勸說譙、杞二州守將,歸降自己。
劉世徹並不計較,奉命而去,凡經其所到之處,各州縣無不降服。
徐圓朗聞此,非但不喜,反而更擔心自己權位受到威脅,遂待劉世徹回兗州覆命之時,立即下令殺死。劉世徹無辜被誅,天下英雄心寒齒冷,徐圓朗人心盡喪。
高祖李淵聞說徐圓朗所作所為,大為憤怒,立派李世民率軍擊之。
秦王領命,於是回到黎陽,統帥大軍直奔濟陰(今山東荷澤),來尋徐圓朗決戰。
便在此時,卻忽聞探馬來報:劉黑闥借得突厥兵來,侵犯山東!
秦王驚問:速道其詳!
探馬:劉黑闥自前番兵敗洺水,乃率殘部北逃,欲往突厥借兵,回來報仇。及至定州,便有舊部曹湛、董康買前曾逃亡鮮虞,復招集萬餘人馬來投。劉黑闥大喜,遂又向突厥借騎兵五千,殺回河北。因一舉攻陷瀛州,殺瀛州刺史馬匡武;東鹽州(今河北黃驊)太守馬君德聞之,乃舉東鹽州以降。劉黑闥由是復聚三萬兵馬,聲威大振。徐圓朗信心復起,乃遣使往東鹽州聯絡劉黑闥,請其兵發山東,以救兗州之困。詳情如此,請殿下定奪。
李世民聞之,急命再探,然後遣使往長安告急。
唐高祖聞報降詔:命淮陽郡王李道玄為河北道行軍總管,原國公史萬寶為副,引五萬軍出離關中,往河北聯合齊王李元吉,聯手討伐劉黑闥,接應秦王李世民。
武德五年十月初五日,劉黑闥軍進攻鄃縣,殺貝州刺史許善護。觀州刺史劉君會於是背叛唐朝,舉觀州全城投靠劉黑闥。
十數日後,李道玄引軍來到河北,與劉黑闥交鋒於下博(今深縣東南),未料一戰而敗,李道玄陣亡,史萬寶僥倖輕裝騎馬逃回。
洺州總管廬江王李瑗聞報大駭,竟然棄城西走,相州以北州縣相繼歸附劉黑闥。由是隻用十日,劉黑闥全部收復原有城鎮,更攻陷滄州,覆在洺州建都。
唐高祖聞而大驚,急命太子李建成掛帥,前往代替齊王李元吉領兵,再與劉黑闥對決。更命秦王李世民牽制住徐圓朗,不可使其與劉黑闥合兵一處。
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