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及王梅隱,當即此書作者。若能得其《梅隱集》,或可獲有關雪芹之材料乎?
但是,《八旗藝文編目》沒有說明王茂森有字或號“梅隱”。文中只說到“自號雲浦”。因此,要證明王茂森有號“梅隱”還需要提供新的文字證明。
另一位已故紅學家徐恭時先生在《脂本評者資料輯錄》之十一,引過兩條脂批之後說:
有人認為,此王隱梅或是漢軍王茂森,他的詩稿名《梅隱集》。按:孫原湘《天真閣集》卷四十九有《王三傳》,記述王茂森生平。從此傳看,此人先在京口(今鎮江)駐防旗營,後撤旗居常熟。他原不識字,後初學詩文。以此判斷,似非脂評“引語”之人。
這篇文章收入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資料室1976年5月編印的《紅樓夢版本論叢》(供內部參考)第217…218頁。徐先生所言《天真閣集》所撰《王三傳》有三點值得注意:(1)《傳》雲:“三名茂森,自號雲浦。”此與《八旗藝文編目》所錄文字相符,王三當為其“外號”。(2)王茂森確有《梅隱集》行世。《傳》中有云:“(三)生平詩外無所好,每院課試帖亦必擬為之。院鄰石梅碉,名其集曰“梅隱”。又云:“……末幾競卒。李哀其志,掇其詩之雅潔者,登諸梓,且請為之傳。”(3)王三茂森“其先故旗籍,隸京口營,以裁旗分隸常熟”。這正是《梅隱集》收錄《八旗藝文編目》的根據。至於王三“原不識字,後初學詩文”,並不能證明脂批者就不能引用他的文字。《傳》中有云:王三識字王后“而竊購唐詩讀之,遂通四聲,操筆為韻語,有思致。”說明王三為人聰穎,且對詩酷好無他,完全可能寫出有“思致”的詩作來。
2004年4月18日
'附識'兩種記載,兩個王三
在追索脂批中提到的王梅隱生平過程中,我從楊鍾羲《雪橋詩話》卷四發現了另一位王三。其文雲:“名斌,字玉生,紫幢客也。《除夕》句:‘燈花明續夜,酒浪暖生春。’”“紫幢”即康熙間宗室文昭的軒名。所謂“紫幢客”,即王三為文昭的幕客。據《清史稿》、《八旗通志》、《八旗藝文編目》、《八旗文經作者考》、《八旗畫錄》、《白山詩介》、《帶經堂詩話》諸書記載,文昭系原封鎮國公百綬子,字子晉,號紫幢道人、紫幢軒主人、茶翁等。著述甚豐,除《紫幢軒詩集》外,其所集《宸萼集》備受稱道。據載,文昭於雍正壬子(十年,1732)九月卒,享年五十三歲,可以此推知文昭生於康熙十八年已未(1679)。
文昭與王三的關係,其一,是《八旗通志》著錄文昭撰《薌嬰居士集》條下記雲:“其(文昭)所與酬唱諸詩亦附於編後。如王玉生、謝雙村、楊晚雷諸人是也。”王玉生即王三。其二,鐵保輯《熙朝雅頌集》收文昭詩124首,內有《與王三玉生燈下讀書賦贈》、《八月十九日同東峰、玉生遍遊近村車中作》(上卷);《贈王三玉生》、《次玉生雨後快涼元韻》(下卷)。
循此線索,在《熙朝雅頌集》卷第33家查到王斌小傳及所收詩八首。詩前小傳:“斌字玉生,漢軍人,官護軍校。”《八旗藝文編目》著錄《獨善堂詩鈔》王斌著,斌字溫如。《熙朝雅頌集》所收王斌詩題是:《唐六如寒香高士圖》、《辛丑除夜》、《草鞋》、《雪夜亦亭來訪》(二首)、《眼鏡》、《瓶中荷花二首》。
綜合上述材料,兩位王三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共同之處值得注意:
(1)他們都是旗籍,王三茂森曾駐防京口,王三玉生為“護軍校”,旗籍、軍人的身份相似;
多君佳句清人骨(2)
(2)他們都工詩,王三茂森有詩集《梅隱集》,王三玉生有《獨善堂詩鈔》,均見《八旗藝文編目》;
(3)他們的生存年代均在康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