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和高太明笑了笑,心說唐易到哪兒都能碰上好東西。
“喝一杯就不用了,我過來陪您小聊兩句。”唐易坐到了中年男子這一桌,掏出煙,“吸一支?”
中年男子也不客氣,接過煙,“我姓湯,叫我老湯好了,貴姓?”
“免貴姓唐。”唐易也掏出一支菸點上了,心說老湯這個叫法好,尤其是在飯店裡,容易讓人想到大鍋。
老湯又從腰間解下一塊玉佩,託在掌心。有的人對玉器有講究,隨身戴的,尤其是貼身戴的,不會讓人觸碰。唐易看老湯這個拿法兒,就知道不願讓自己碰,便只是看了看。
結果,這仍舊是一塊春秋玉佩。
螭龍佩。尖角橢圓,近似扇面,有個十厘米左右的寬度。整體鏤雕,虺(hui)螭紋左右對稱,主體是以一條龍,龍身還有鱗甲線條,上面中間有一個孔,正好穿繩佩戴。
玉佩這個東西,在華夏的歷史太久遠了。至於為什麼佩玉,有很多說法,比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有五德,等等。但是,玉佩的出現,要比這些個說法更早!換言之,這些個說法,是後來風雅的拔高。
仔細想想,玉佩出現,無非兩個相互勾連的功能。第一個實用功能,古人的衣服比較寬大,這個玉佩可以壓住衣服,更貼身。但是壓住衣服,可以用別的,不一定非要是玉,所以第二個功能就是:顯擺。玉器一直是貴重之物,現在玉石翡翠依然如此。
老湯手上的這件螭龍佩,將顯擺的功能發揮得很好,因為紋飾比較繁複。不過,這塊玉佩,整體沁色有點兒斑駁,雖然經過了長期的佩戴盤玩,整體已經很潤了。
“春秋螭龍佩,就是沁色太雜了,不過養得差不多了。”唐易說道。
“好眼力!”老湯豎起大拇指,“這個是我十年前拍賣會上來的,花了八萬。”說著得意一笑,“現在,賺它個十倍沒問題吧?”
“懸。”唐易卻搖搖頭,“春秋玉器不管是生坑熟坑,玉佩最多,這塊成色一般,也就是能翻個三五倍。”
“哎?”老湯不由又看了一眼唐易,“小兄弟,你不僅有眼力,還這麼熟悉行情,莫不是也是做古玩的?”
唐易也沒隱瞞,“是,我的確是做古玩生意的。”
“名片有吧?說不定我們還能做買賣!”老湯重新將玉佩掛在腰上,開口說道。
唐易想了想,還是從衣兜裡掏出了名片盒,抽出一張名片遞了過去。老湯拿起名片,照著唐易的手機號就撥了過去,“我這人最喜歡交朋友,這是我的手機號。”
唐易看了看來電顯示,按斷把號碼存下了。這時候,老湯突然又問道,“看你的名片,應該實力雄厚,不過要是有一筆大批次的貨,你能一口吃了麼?”
第1220章 玉璧凹槽
唐易一愣,“這得看多大批了,還得看是什麼東西。”
“聽你這話就有底氣。那好,咱們隨時聯絡。”老黃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那您慢慢喝,我回去了。”唐易點點頭,就此回了座位。
老湯繼續自得其樂,唐易他們吃得快一些,吃完了,打了個招呼便回了酒店早早休息。
高太明最近工作挺累,不想那麼早去越王劍冢,提議先休息一天。文佳卻建議先去看了再說,搞明白了情況,休息多少天都不要緊,到時候他和唐易替高太明圓一圓,回去晚了也好向蔣主任交代。
唐易也是這個意思,高太明架不住兩個人說道,便同意了。聯絡了當地文物部門和旅遊部門,他們進入到了那處山頭。
這個時候,那處山頭,包括山頭在內的有一片範圍已經拉上了鐵網,豎起了自然保護區的牌子。(附註:這是小說啊,現實中會稽山沒這麼個地方,特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