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部分

大笑。

蕭素卻默不作聲,只是望著蕭佑丹,蕭佑丹也意味深長的望了蕭素一眼。

劉忱與呂大忠坐在馬車上,相視無言。久議不決之下,前幾天遼人突然要求一同見京,覲見大宋皇帝,劉忱只好遣人飛馬急報朝廷。朝廷立時答應了,而且讓他與呂大忠一同回京,瞭解情況。呂大忠本來想在代州監視遼人,但接到詔命,也只好安排守務,與劉忱一同返京。二人各自想著各自的心事,劉忱抗詔談判,早將榮辱置之度外,但是回去之後,想到自己有可能前功盡棄,心裡也不禁頗為沮喪;呂大忠卻是擔心著代州的守務。

緊隨著二人的馬車儀仗的,是遼國的使團。耶律浚最終派來的使者,是蕭佑丹與蕭禧兩人,名義上蕭禧為正,蕭佑丹為副。與宋使一樣,蕭佑丹也在想著自己的心事……

那天晚上眾人散去之後,樞密副使蕭素卻突然把耶律浚和蕭佑丹留下,跪在耶律浚面前,以刀刺臂,發誓效忠。

蕭佑丹與耶律浚自然都知道,蕭素是在進行一樁大大的政治賭博,他把自己的前程,壓在了耶律浚能戰勝魏王耶律伊遜,順利登基之上。只要耶律浚順利登上大遼皇帝的寶座,他蕭素的前程,自然是不可限量,但如果失敗,必然是族誅之罪。蕭素知道,這個選擇,遼國的重臣們,都要做的,遲早要做的。

在這個時候,能夠有蕭素這樣的重臣投入自己的旗下,耶律浚絕無拒絕之理。考慮到耶律伊遜絕無可能在這個時候生變,為了顯示對蕭素的信任,蕭佑丹干脆決定離開一段時間,再次前往大宋的京城。

蕭素與耶律伊遜的關係並不是很好,他投入太子這一邊,應當是可以相信的……

蕭佑丹一面擔心著國內的局勢,太子的地位,一面隨著搖搖晃晃的馬車,經過陳橋驛馳入了汴京城——一座遼國所有的城市都比不上它的繁華的城市。

樞密院,兩府合議。

中書的宰相們,難得的奉詔來到樞密院,他們將在這裡,召見劉忱和呂大忠。

劉忱詳詳細細的介紹了談判的全部經過,又說了遼使的要求,以及自己的意見:“若依遼使之見,數百里之地,不再為大宋所有。”

呂惠卿聽他說完,想了一下,問道:“你可查過地籍?”按理不應當由他先發問,但是最近在中書議事,呂惠卿越來越得意,他的主張,常常辯得韓絳等人啞口無言,而且往往更容易被皇帝接受,這個順序問題,也就越來越不那麼重要了。反正大宋的決策,也不是某一個宰相畫押就可以頒行的。

呂大忠答道:“下官查過代州地籍,凡黃嵬山以北至古長城的土地,代州都有檔案,想來朝廷也有存檔的,的的確確是我朝的土地,絕無割讓之理。”

韓絳身為首相,自然不願意讓呂惠卿一個人出風頭,他幾乎忘了這是在樞密院,沉吟了一下,問道:“方才說遼軍連營數里,遼使又威脅用兵,以二位的觀察,是真是假?”

呂大忠如實答道:“這個下官不敢輕易判斷,但是若要興兵,遼人也討不了好去。”

王珪說道:“如果可能,還是不要輕啟戰端為好。”

連馮京也附和道:“當然以不戰為上。”

樞密院自吳充以下的官員,卻都默默不語。

劉忱見宰執說道,盡然全都在說“不戰為上”,急道:“諸位相公,若是一味避戰懼戰,只怕遼人索求無厭。”

韓絳是吃過敗仗,被打怕了的人,一心只想做個太平宰相,加上揣見趙頊也有避戰之意,當下冷笑道:“你又知道什麼?如今國家大災之後,元氣大傷,實在經不起折騰了。身為宰相,須當從全域性來著想,當然是以和為貴。兵兇戰危,你以為是好玩的嗎?”

剛剛被調回京的樞密副使蔡挺終於忍不住了,說道:“雖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