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註釋】衣養:育養。不為主:不任意主宰。
萬物的生成變化源本於道,而萬物卻不知其所由,道也不任意號令主宰,而是給萬物以平等和自由,其行為雖有若無,若無施於物,所以似乎可稱為小;但萬物本道以生,皆賓從於道,而道卻不任意主宰,這又可名為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註釋】終:始終。
萬物本道以生而不知有道,道無處不在,無物不利,但對萬物卻不包辦主宰,萬物的命運全靠自己來把握。正因為道始終不自以為大,萬物自然歸之,所以也就成就了它的偉大。
【漫談】有人說:〃這一章是為了說明謙虛的重要性。謙虛是一種為人策略。人總是喜歡受到別人的尊重,為了迎合這一心理,儘管自身能力比他人強,一旦有求於他人,運用謙虛的策略容易被對方所接納。對於尊居高位的人而言,運用謙虛,可以廣泛聽取下屬意見,能贏得民意。〃
上面這種說法,似乎不是老子的真意。在老子看來,〃衣養萬物而不為主〃,應該是道的一種原則。而在原則問題上,正如當年溜鬚拍馬者恭維毛主席不當國家主席是〃偉大的謙虛〃時,毛主席氣憤的駁道〃在原則問題上,我歷來沒謙虛過!〃一樣,道從不策略地迎合任何人、任何事物。而且,謙虛在有道者那裡,也只是一種本然,是一種理所應當,而並非是一種策略。
意譯
大〃道〃廣泛啊,宇宙萬物中,它無所不在。萬物依賴它而生髮,它卻不對萬物發號施令,有了成就也不以功自居。
輔育了萬物而不為其主宰,可以說是小;萬物依附它而它又不為其主宰,又可以說是大。
正因為它始終不自以為大,所以成就了它的偉大。
原五十一章 道生之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註釋】道:指由道質和道性所構成的大道,在一定意義上講也即謂大自然。德:萬物順應自然而各自形成的天性、本然。準南子《齊物訓》說:〃得其天性謂之德〃。
萬物本道而萌生,各依賴適應道而形成的天性得到畜養,物質賦狀而成形,環境勢態而造成。現代生物學家也認為,甚至在最基本的層次,即生物產生於非生物過程,也是自然的。物質的世界實際上是機械的;所有的變化均由物質顆粒的重新排列而產生。物種沒有固定的結構,自然能夠透過原子的隨機組合創造各種形態,然而只有最成功的、最能適應客觀條件的形態才能得以生存和延續。每一物種的最早成員並不是透過奇蹟形成的,而是透過能在地球上找到其生存的資源而自然發展所形成。
【漫談】現代社會生物學家指出:〃人類天性的特徵是在人類進化時期所具有的適應性,因此,基因便在能發展那些特徵的人口中散佈開了。達爾文稱這一過程為自然選擇種基因,使個體傾向於某種特徵………比如某種社會適應………隨之這一特徵又帶來更高的適應性,那麼,這種基因在下一代將表現得更為突出。如果自然選擇後持續許多代,那優勢基因就會擴充套件到整個群體,這一特徵也就變成了物種的特徵。許多社會生物學家、人類學家和其他人由此推斷說,人類天性便是由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