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過了一會兒,那清河才彷彿從悠久的回憶中清醒過來,迴轉身形,對著一直靜待的少年清聲說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醒言你可知這幾句話從哪本典籍中來?”
“《道德經》!呃……”
清河誦出的這幾句話,醒言當然熟得不能再熟。自小在書塾中便讀過,那靈虛掌門又曾告訴他,那上清絕術“天地往生劫”,也要從《道德經》中悟得。如此一來,這本道家經典他更是倒背如流。只是,見清河這樣問出,脫口回答後,醒言卻反而有些遲疑起來:
“清河為什麼要問這個?這問題真這麼簡單麼?”
正在猶疑時,卻見清河點點頭,說道:
“不錯,這正是我三清教主所著《道德經》中頭一句話。只是,在這經書中,還有這麼幾句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三清教主說,我等凡人,若想要修得自然天道,便要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只是醒言你可知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究竟該如何才能去法地、法天、法道,乃至法自然?”
“這個……弟子不知。”
此時那悠然說話的老道士,淡然言語間卻似有股說不出的氣勢,以至於原本相熟的少年,不自覺便用了門中敬語。只是剛剛回答,卻見那道人淡淡一笑,然後口吐數言——於是那番驚世駭俗、前所未聞的話語,便在山風中悠然傳來:
“不,醒言,其實你已經知道了。”
“你手中那煉神化虛二篇,正是當年三清教主傳下的天地自然之法。若能修成,你便可窺得天地之理,自然之道,便可無藥而長生……”
說到此處,老道那縷追隨風尾傳入少年耳中的話語,雖然依舊恬淡輕悠,但聽在少年耳中,已變得有如九天雷鳴:
“唉,這坊間傳刻,婦孺皆知的《道德經》,原本便該叫《道德法經》才對……”
“呀……”
倏忽間,少年忽覺得眼前重疊的青山,忽然間活動起來,和老道人那平淡的笑容一起,化身成洶湧奔騰的萬馬,一齊朝自己眼前逼來!
第十五卷 『三生石上定仙塵』 第十章 月皎風清,重醉舊時風景
“今人慣知的《道德經》,只不過是三清教主的書簡刪去‘煉神化虛篇’而已。”
剛聽得清河這句聲音不大的話語,醒言卻一時懵住。直過了許久,他才重又清醒——老道
清河若說的是其他少見的典籍,恐怕他也不會如此震驚;但那老子道德二經,卻是自古流傳,
街知巷聞;現在突然知道這道德竟還有第三篇,如何不讓他吃驚?
愣怔良久,等嗡嗡作響的腦袋重新平靜,醒言才滿腹懷疑的問清河:
“那為什麼千百年流傳下來,這《道德經》只有道、德二篇?從來都沒聽說過有什麼法經
!”
見醒言質疑,剛說出驚天動地之語的清河老道,似乎早已料到他會有這番反應,好整以暇
的捻鬚答道:
“此事說來話長;我被貶謫,也與此事大有干係。”
直到這時,清河老道終於第一次在醒言面前承認,他來饒州不是什麼入世修行,而是真的
犯錯貶謫。只聽他說道:
“其實醒言你可知道,那三清教主化身道德聖人,遺下的道德經主,手稿卷冊就藏在羅浮
?”
“哦?是嘛!”
到了此時,再聽到這些前所未聞的話,醒言已不似開始那般驚奇。
“是啊!”
山風之中,清河繼續說道:
“老子在湘竹上手刻的道德真經,名為‘上清簡’,就收藏在羅浮山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