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商品的價值量,而且這個價值量,在黃金的物理形態沒有受到破損時,不會因為稍微過長的時間而消耗變化——這裡還是使用黃金的物理屬性比較好敘述:作為各種裝飾、金屬冶煉等等商品的原材料,或者各種裝飾品、工具等,黃金成為商品後,所包含的價值量因其物理形態的穩定,很難被損耗掉。此外,在保管黃金的過程中,所加入的各種價值量,在黃金作為商品或貨幣出現的時候,全部轉化為本文中的另外兩種資本,這裡不去討論。隨著時間的推移,價值規律肯定會作用到作為商品的黃金,下面就來探討作為“貨幣+商品”的黃金,如何第一次展現其貨幣的功能,在市場規律裡價值量又會發生如何的變動。
現在,甲有1頭羊,乙有3只雞,丙有3只鴨;甲要買1只鴨,乙要買1頭羊,丙要買2只雞;一頭羊的價值量為克黃金;一隻雞或鴨的價值量為克黃金;另外,甲手中持有1克黃金(在該例子裡,黃金的初始狀態是,作為物物交換的商品,還不具有任何貨幣的功能,所有商品的買賣,初始狀態都是等價交換)。
甲拿著1克黃金以及一頭羊,找到丙交換1只鴨,因為丙只有3只鴨,沒有其它任何商品可以用來找零,甲用羊交換鴨子的話,就得換取3只鴨,使用黃金的話,就得換取2只鴨,否則甲就會吃虧——甲作為黃金的持有者,肯定認識到,黃金作為商品,分割成小塊,是不會損耗其含有的價值量,所以甲進行了分割——1克黃金變成了兩塊克的黃金。在物物交換的社會中,丙應該可以接受,交換到的商品不是自己想要的商品,只要價值量相等,乙也願意收取這種商品,丙肯定是會進行交換的——乙考慮要不要接受黃金的交換,就會詢問甲,問甲願不願意乙在跟甲交換羊的時候,接不接受黃金——甲如果不接受的話,就不能跟丙進行交換,如果甲在黃金作為商品的物理永續性上有了一定的認識,為了交換到鴨,甲應該會答應下來,整個交換鏈條有可能進行以後,交換鏈條開始啟動。
可是,在分割黃金的時候,甲在黃金身上加入了新的價值量,這個價值量又跑到哪裡去了?這個價值量不是分配到兩塊作為商品的克黃金裡面去了,就是留在某一塊黃金裡面了。作為接受價值規律作用的商品而言,因為這個時期處於等價交換,卻不可能因為供需關係而產生價值量波動,也不可能因為生產力,只可能因為進行了再加工——談論整個市場的某一種商品的價格,肯定得排除每個商品含有的特殊性——在甲乙丙三個人組成的市場上,質量為克的黃金,價值量現在肯定都大於克黃金了。為了便於進行討論,黃金的價值量不變,相對的,其他商品的價值量用黃金進行標記時,數量減少。那麼一隻鴨的價值量就該小於克黃金,甲用克黃金購買了價值量小於克黃金的鴨子,結果是甲有了虧損,丙有了盈利,除非甲在分割之前就有了這樣一個認識,透過處理分割的分量,來保證等價交換。是不是等價交換這個問題不去細談,回到正題上來,在這有黃金的第一次交易中,如果沒有利潤,黃金肯定還是商品,並沒有出現任何貨幣的功能,如果有了利潤,那麼黃金應該就開始變成貨幣了。
接下來,無論丙有沒有意識到乙擁有的雞,每隻雞已經不值克黃金了,丙都得到乙處購買2只雞——比較一下,新加入到黃金中的價值量肯定是少於2只雞的價值量,所以,丙只好再外加上一隻鴨,或者直接用兩隻鴨跟乙進行交換。乙現在是不需要鴨,因為甲已經買到了想要的鴨,又不需要雞,只會接受黃金,所以,乙肯定是不會接受丙的雞與鴨的交換請求——丙使用手中的商品去交換,肯定無法在乙這裡交換到2只雞,但是丙經過甲的提醒,很可能意識到,甲交換給自己的黃金只要不受到數量上的損耗,那麼這個黃金所含有的價值量應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