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階層的利益要求?當經濟統治階級不能再依靠強制手段來控制貨幣發行量的時候,就不得不開始考慮,自己如何調和各方的要求,聯合社會各階層,共同動手控制貨幣發行量。如何來調和呢?利用經濟學公式,那是最客觀,最公正的!於是,經濟統治階級找了一個各個階層基本上都同意的公式,來測量社會應該有多少貨幣在流通,然後一起動手進行控制。人類開始邁步走向公式法——可是公式法跟剝削法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我認為沒有,因為這個公式法的客觀是在經濟統治階級內部客觀的(這裡的經濟統治階級逐漸變成了擁有相當數量資本的資本家),所以,剝削法到底會不會滅亡還是一個謎。
對了,在走入公式法之前,我還得分析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整個國家的財富始終都是越來越多,也就是整個社會流通的貨幣總量為什麼會給人在不斷增加的樣子?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經濟統治階級制定的各種剝削制度,在不斷調整、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發展起來了,商品的生產相對過剩就會出現,為了避免過剩這種財富上的浪費,新的商品品種不斷被開發出來;過剩的商品還導致人口的不斷增加——從而引起,非常簡單的資本流動鏈條,變得更加複雜了,也就是說,資本鏈條上的連線點越來越多,價值總量本來沒有變化,但是因為連線點的數量增多,資本流動速度的加快,以連線點為基礎計算的社會總價值量肯定就會變大。再加上由於貴金屬、各種珠寶的不斷開採,導致的貨幣不斷通貨膨脹,這個數值就會變得更大。資本鏈條的連線點也從人慢慢地發展到各種組織、法人之類,計算的時候說不定就會出現重複,也就是說國民生產總值(GDP)之類的統計數值,到底能有多少的可信度,很難說啊。
1。2。2。3 公式法
公式法,其實應該稱之為規律法,因為這些公式都是人類透過一系列的研究,找到了貨幣發行量處於比較適合狀態的數學關係。人們反過來利用這個關係,只要貨幣發行量滿足這些數學關係,貨幣發行量就可以說是平衡的。
我不把這種方法稱之為規律法,因為這些公式需要的各種因素,都是非常粗略的統計。在這裡,我不是否認統計學之類的東西,而是因為,我作為一個經濟社會的人,卻沒有人來統計我的需求,我很不開心,所以,我就把這種方法稱之為公式法,一切都是“例行公事”。
利用公式法判斷貨幣發行量是否恰當,我先要說明,國家使用的公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是固定的,就算是錯誤的公式,也應該能固定地使用一段時間。公式的變更涉及到的東西很多,所以,只要公式發生變更,那麼這個國家的經濟統治階級的內部成員就發生了變化,剝削方法也就會出現變化。也就是說當經濟統治階級使用公式法來協調自身內部,與新興奪權者之間,與各個階層之間的利益關係時,靠的永遠都是資料,各種各樣的統計資料。在這裡,我們先假設,這些至關重要的統計資料在誤差標準範圍內,都是準確的——經濟統治階級,在經濟領域弄虛作假,最終受害的肯定是自己。所以,當公式法正真鞏固之後,每個要維護自己階級利益的,要破壞別的階級的利益的階級或階層,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變動公式。書包 網 。 想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