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東死後,人類迎來了後毛澤東時代。在這個時代,世界上僅存的最為強大的力量向經濟強權繳械投降。全球化的力量所向無敵、跨越所有國家界限,所遇到的障礙,不過是石頭對於坦克的威脅。地球被強大的經濟、軍事力量抹平。地球財富資源面臨新一輪、同時也是最後一輪的最為殘酷的重新配置。英美精英戰略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中華民族的主體人群卻面臨逐步淪為在地球生存競爭中被打敗、被淘汰的垃圾人口的巨大威脅。
資本主義經濟大發展過程中關鍵性的一步必須要以農民的血肉和犧牲為代價。中國農民所面臨的殘酷命運,遠遠甚於二戰以前的德國農民和圈地運動中的西歐農民,以及斯坦貝克小說之社會背景中的美國農民。這是一個社會道德與正義缺失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中國農民,尤其是如此。因為作為中國主體人群的中國農民根本就沒有改變自身命運的選擇權。全部弱勢人群的命運都*持在強勢人群的手中。
在地球物種的生存競爭中勝出的人類,作為地球上最大的強勢群體,其自身慾望的膨脹與利益領地的無限擴張給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所帶來的是越來越小以至完全消失的現實。而在人類之間,對於那些作為弱者的群體,也將存在一個同樣的現實。
二、當代中國農民問題所處的國內政治背景
——往往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才是政府行為的真正動力。
將民意納入政府利益的一部分,這是一種進步。自古以來,中國的官方是以欺騙與表裡不一的虛偽的方式,以愚民政策來獲取民意的。政府利益是一種利益結構,其實質表現就是官僚集團及其同夥的利益實現。民意作為潛在政治勢力不可忽視的一個組成部分,蘊涵了認識到並開始重視民意的統治者的恐懼。歷史也證明了這些統治者目光的長遠。商業統治者將慈善行為作為拉攏聚合民意的具有統治本質的公關策略。政治統治者往往將對於某種融合了感情的理論與思想的迎合作為拉攏聚合民意的具有統治本質的公關策略。在秦始皇的時候,民意竟然被完全撂在一邊,連代表官方對於民意的表面重視的作秀都沒有了,所以秦王朝只存在了兩代便被起義當初代表了民意的民間力量的代表們推翻了。
漢王朝的時候,統治者認識到了民意的重要,開始在政治領域推行適合統治的官方文化。儒家被作為官方文化的代表,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學術地位。而儒家,也成為了自漢朝以來的封建愚民政策的最大幫兇。
自漢朝以來,政治家就開始學會了在陰陽兩界左右逢源。在陰的一面,他們奉行的是以官僚集團利益為主導力量的潛規則;在陽的一面,他們表現與宣稱的是所謂為民父母。
當人類賴以存在的自然環境不復存在的時候,人類也將消失。當某種所謂真理賴以存在的政治和社會經濟環境不復存在時,某種所謂真理也將退下歷史舞臺。後來,封建統治終於結束,儒家也告別了其由政治價值所帶來的一貫所居的崇高地位。取代儒家的,是另外的學術。
在大災害來臨的時候,統治者為什麼要救災呢?即便是在最黑暗的時代裡,統治者也仍然救災。統治者主要是出於對社會*的恐懼。社會*將要帶來的對於自身地位的極大威脅是他們所恐懼的。至於救災時候的討好民眾、獲取民意的各種表現,那是他們的政治策略,而不是出於他們願意施捨願意獻身的善良無私。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果然如此?
在免去農業稅的時候,人們開始歌功頌德。但工業反哺農業早就已經成為各國趨勢,這是由經濟規律所決定的。小農經濟的效率低下,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農民更是身有所感。以英國等發達國家機械化的農業生產方式,中國的農業生產,所需要的就業人口,一千萬還綽綽有餘。那麼,多出來的那幾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