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部分

公有言非常時行非常事,若迎天子來此。再以亂世之即。需得讓主公保持對所有事務之決策權,待得大事安定。再還其政,這並非不可。而諸侯間並非心思如一,想統合行動與主公為敵,也並非容易之事。如此主公內有百姓支援,再加上天子之號令,則萬眾嚮往,民眾歸心,未必不能無往而不利!”

經過短短這一會間的整理,糜竺也理清楚了自己思路,卻是不緩不急地說道。

現今再無人關心洛陽之兵員撤退與否的問題,因為只需更重要的“迎不迎天子”被劉曄作出結論,那麼此事同樣也就塵埃落定了。

兩方都是有理有據,自然也各得到了不少支援,就連武將一邊,也漸有人聲援其中一方。

“大部份認為迎天子有利,少部份認為不利。”

最終,就是趙雲也表示了現時並非迎奉天子之時後,兩派人數也已完全分明。但極有意思的是,認為不利的,往往是劉曄最信任的心腹多些,認為有利地,則多是或寒族,或流落於徐州計程車族中選拔出來的官吏了。

不用爭辯了……”

劉曄輕咳一聲說出這句話,眾人便皆知他已有定論,便立時安靜下來,只聽他續說道:“聽得卿等言語,本牧心中甚慰,天子為國家之本,雖現今失勢,然扶其重興是我等為人臣子本份。但凡事需得量力而行,不能渡己,憑何度人?兩方意見,皆有道理,也明白地講出一個事實:現今迎奉天子,利弊相間,實難以作出完整的分析。”

“然則事實並非絕對!汝等意見同樣也可統一而論:可迎天子,但並非現在……”

聽完各方爭論之處,劉曄客觀的分析利弊後,立即便得出了這個結論。

而他如此表態,同樣也使得眾人恍然迎天子既然利處極大,那以後擇機逢迎便成,又非再無機會!凡事謀定而後動,不將一切付於未知,這是劉曄的風格,同樣也是讓徐州士族們能夠對他越來越放心效忠的根本原因。

無論袁紹,曹操誰先得到“挾天子”機會,對於劉曄地態度,都不可能立即翻臉來弄得兩敗俱傷。著力拉攏是他們會作的惟一事情!

能有機會奉迎天子的,就只是三方勢力,這是隻有稍許有些頭腦之人便能想到地。

那麼劉曄作出了放棄第一時間迎天子的決定,便給了袁紹與曹操機會。若袁紹迎了天子,那麼曹操與劉曄的盟友關係會更加穩固,憑著夾擊之勢,窮於應付便是袁紹唯一地結果。

若是實力比於兩家弱小許多的曹操得了天子,袁紹自然會對其更加不滿,而曹操為防止招至袁紹與劉曄兩家強大勢力的同時敵意。更會在盟議上作文章,加強與劉曄的關係。

所以,在情況未明時選擇觀望。隱匿自己實力默默展,到關鍵時刻一擊中的才是正道,劉曄能夠不被漢室宗親身份束縛,不究講什麼“興扶漢室”,“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自然更讓屬下心腹們敬服。

至於其它並非心腹的官吏們地腹議不屑,劉曄有必要去在乎麼?

九月九日,劉曄使快馬將這個決定送於洛陽主事地田疇手上。而他也開始在徐州,幽州兩地傳令加強戒備,所有部曲操練皆秘密進行,就算是非心腹的徐州官員們,都不知劉曄現今究竟實力如何,又有多少兵員在手。步卒九萬五千,水軍三萬二千,總計兵員十四萬餘。除去嚴密防守各處地五萬兵員,以及還未完全編制為水軍,緊急時亦可充用的三萬餘士兵,可用之兵一共九萬餘。

這,就是劉曄在徐州的實力。

而幽州,在經過再次秘密徵兵後,現時除去防守長城地八萬將士,可用之兵有十萬眾,其中騎兵六千。還有久經戰陣習練。戰鬥力極強的代郡五萬兵士,再有的便是一年前擴招後。擇優去劣剩下,裝備精良後已漸形成戰鬥力的新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