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李佐國不再等待郭子儀的回話,拉轉馬頭就向自己本陣而去,身後的親兵等李佐國走出一段距離才回馬跟上,郭子儀在原地站了一會,看著對面整整齊齊散發無窮殺氣的安西大軍,長嘆了一口氣,撥轉馬頭也會陣去了。
雙方主將回到了軍陣中,李佐國手一揮,軍中一千多面戰鼓頓時敲擊起來,對面唐軍的戰鼓也響了起來,整個戰場上全是戰鼓之聲,大戰一觸即發。
“前軍兩萬向前,攻擊唐軍,五千弩手隨軍向前掩護,告訴郭北,他自己不能親自上陣,給我好好指揮。”李佐國傳令道。
很快軍令傳到了前軍,以槍兵和刀盾兵為主的安西軍前軍形成了四個五千人一個的巨大方陣,隨著戰鼓聲一齊邁步向前,四個方陣計程車兵腳步準確的踏在鼓點的節奏上面,兩萬支腳幾乎同時抬起同時落下,整個地面都似乎被這整齊的腳步踏的顫動了起來,披風如浪潮,翻滾著向前而去。
兩萬前軍身後三排五千弩手正在集合,五千弩手可不是就五千人,每名弩手有一名輔兵配合,幫助弩兵將弩箭上弦,同時輔兵還揹負著兩袋弩箭,每袋的數量都是三十隻,加上弩兵自帶的一袋箭,就是就是隻弩箭,可以形成連綿不絕的弩箭打擊,弩箭的射程又要超過弓箭,用的弩箭又是安西特有的三角破甲箭,五千弩兵相當於四倍以上的唐軍弓弩手的活力,畢竟安西巨爵弩無論射程還是箭只都佔有優勢。
隨著安西軍的動作唐軍前軍也開始了移動,人數要超過安西軍,達到了四萬,是安西軍的一倍兵力,唐軍確實是比安西軍的兵力雄厚,唐軍排著五花陣,弩箭兵和槍兵刀盾兵一起前進,雙方都不約而同最先出動的是步兵,騎兵是決定性的力量,是在關鍵時候給對方致命打擊的拳頭,都沒有動。
安西軍嚴酷的訓練這時候和唐軍分出了高下,安西前軍的前進幾乎沒有停頓,士兵邁出的步子幾乎相等,每名士兵都注意著自己隊正頭盔上那根黃色的長長的羽毛,每名士兵頭上的盔櫻配合披風翻動著血色,殺氣騰騰的往前前進。
而唐軍每走出五十步就要一停,讓已經參差不齊的佇列調整,這就是差距所在,在這樣的大軍決戰中,更加有組織,訓練更充分的一方就會佔有優勢。
每名安西士兵都將身後的紅色披風往身前一甩,羊毛編成的披風能夠有效的抵禦弓箭射擊和敵人武器的砍劈,這相當於又多了一層護甲,同時將胸前要害遮掩在披風下面,令敵人的攻擊要害會有視角的偏差,哪怕只有一點偏差,戰場上的區別就是你死我活,刀盾兵是將披風斜披到了持盾的那一面,握刀的手是需要靈活性的。
雙方雖然走得不快,但是終究是要接近的,安西軍的弩手射程要高於唐軍,這時唐軍已經進入了射程,隨著巨爵弩弩弦發射的音爆,破甲箭飛向了天空,安西軍和唐軍在烏蘭的決戰開始了。(未完待續。)
第三十八章 大決戰(下)
隨著弩箭如雨一般的落下,唐軍刀盾兵舉起了手中的盾牌,槍兵則低下了頭,用頭盔和身上的鎧甲抵擋箭雨,但是唐軍真正在野戰中遇到安西軍巨爵弩的攻擊,刀盾手手中的盾牌是外用鐵皮裹附,中間為梨木層,約有兩指厚,最裡面則是牛皮為內襯,這種盾牌照理說普通的拋射箭只基本上射不進去,但是安西軍的弩箭一落下。
唐軍手中的盾牌頓時變成了刺蝟,弩箭的鐵製三角箭頭足足六錢,比一般的三錢箭頭重了一倍,加上更加符合空氣動力學的箭桿和飛翎,就算是拋射破甲能力都是十分出色的,雖然不能突破盾牌的防禦,但是射穿唐軍步兵的鎧甲卻是足夠了。
不少唐軍槍兵被弩箭直接射穿了身上鎧甲,沒有射中要害的唐軍士兵咬牙堅持著向前,被射中了要害計程車兵慘呼倒地,身後的唐軍槍兵則默默的頂替了他的位置繼續向前,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