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乞 巧 唐 林傑

,這些小果子沒有絲毫甜味,亦無其他新增的味道。母親將烙好的小果子用粗棉線串成一串,掛在弟弟的脖頸上,讓他戴著去玩耍時享用,而我則是在母親遞過來後,才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咀嚼。儘管這些小果子遠不及現今五花八門的餅乾或點心那般美味可口,但它們卻是我當年唯一的零食。後來母親離世,我便再未品嚐過如此別有風味的小果子了。再後來,稍長几歲的我開始嘗試自己製作小果子,只可惜屢屢失敗。家中的模具雖仍在,卻已無人再去製作那充滿回憶的小果子了。下課鈴聲一響,我便迫不及待地拿出本子,將記憶中那小果子的模樣栩栩如生地畫下來,還有那些童年七夕節的美好回憶。正畫著,同桌好奇地湊過來張望,我便向她講述起了小果子的故事。

待週末歸家,我翻找出那陳舊的模具,毅然決定再次嘗試製作小果子。我依著記憶中母親的手法,如行雲流水般一點點揉麵、塑形。儘管經歷了數次失敗,但最終還是成功做出了幾個略具雛形的小果子。我輕輕咬下一口,那熟悉的味道如潮水般湧上心頭,雖然口感不如母親所做的那般細膩,但那溫暖的感覺卻如冬日的暖陽,久久不散。

傍晚時分,我來到院子裡,像小時候那樣對著天上的星星發呆。恍惚間,我好像看到媽媽微笑的臉。突然,我想到可以按照以前七夕節的方式來過這個夜晚。我找來一些瓜果擺在桌上,拿著紅線,閉上眼睛默默許願,希望能找回曾經的美好時光。當我睜開眼睛,月光灑在小果子上,那一刻,我彷彿感覺到媽媽的溫暖又回來了,而那些關於過去的珍貴記憶永遠留在心中不會消逝。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臉上,我帶著剩下的小果子去學校。課間休息時,我分給同學們吃。同學們一開始只是好奇,嘗過後紛紛露出驚喜的表情。大家圍坐在一起,聽我講更多關於小果子背後的故事,關於我的母親,以及那個年代獨特的風情。

此後,我經常製作小果子分享給大家,小果子成了連線我和同學們感情的紐帶。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種獨特的小果子,甚至有同學建議我開一家小店專門售賣。

我心動了,但現在我太小了。後來長大了,我經過一番籌備,一個小小的專售小果子的店開業了。店裡裝飾得很溫馨,擺著許多老物件,就像家裡的角落。每天來買小果子的顧客絡繹不絕,每賣出一份小果子,我都會附帶一張卡片,上面寫著小果子背後的故事。就這樣,小果子承載的不僅僅是兒時的回憶,更成為一種傳承,那份屬於母親和那個年代的溫暖,在歲月的長河中持續流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