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皇宮,張燈結綵,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今日乃是太子劉禪十歲生辰,對於大漢而言,這不僅僅是太子的私事,更是國之大事。
皇宮內外,皆被裝點一新,處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氛圍。
太極殿前,更是鋪設了紅毯,兩側宮燈高懸,將整個皇宮映照得如同白晝。
宮人們穿梭忙碌,準備著晚間的慶賀宴席。
御花園中,百花齊放,爭奇鬥豔,綵綢飄舞,樂聲悠揚,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
劉備身著龍袍,面帶微笑,在蔡琰和眾妃的簇擁下,緩緩步入太極殿。
今日的他,心情格外的好,看著日漸長大的兒子,心中充滿了欣慰。
劉禪身穿太子服飾,頭戴玉冠,稚嫩的臉龐上卻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成熟。
他跟在劉備身側,靜靜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
眼中充滿了審視。
文武百官早已齊聚太極殿,靜候皇帝和太子的到來。
見劉備和劉禪步入大殿,眾人紛紛躬身行禮,齊聲高呼:
“臣等恭賀陛下,恭賀太子殿下!”
聲音洪亮,響徹整個大殿,充滿了對大漢皇帝和太子的敬意。
劉備抬手示意眾人起身,臉上笑容更盛。
“眾位愛卿,今日乃是太子禪十歲生辰,朕心甚悅,特設宴宮中,與諸位同樂。”
“為慶賀太子生辰,朕決定,大赦天下,以示朕與民同樂之意。”
劉備的聲音溫和而有力,充滿了作為大漢皇帝的仁德之風。
“陛下仁慈,臣等叩謝陛下隆恩!”
百官再次跪拜,高呼萬歲。
待眾人起身之後,宴席正式開始。歌舞昇平,美酒佳餚,
君臣同樂,氣氛融洽。
席間,劉備頻頻舉杯,與眾臣共飲,談笑風生。
劉禪雖是稚齡,但也舉起茶杯,向文武百官致敬,言語雖顯稚嫩,但舉止卻有模有樣,頗具帝王風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宴席的氣氛也達到了高潮。
這時,左丞相沮授起身,走到大殿中央,躬身向劉備行禮。
“陛下,今日乃是太子殿下十歲生辰,臣有一事啟奏,還望陛下恩准。”
劉備放下酒杯,看向沮授,面帶微笑,示意他但說無妨。
“公與請講,不必拘禮。”
沮授起身,神色肅穆地說道:“陛下,太子乃國之儲君,關乎大漢未來之國運。”
“今太子殿下已滿十歲,啟蒙已久,然太子宮中,只忠侯之後便未設太傅之位。”
“臣以為,太子不可一日無師,還請陛下早立太傅,以教導太子殿下,使其早日成才,將來方可繼承大統,為陛下分憂,為大漢社稷謀福。”
沮授的話語懇切,句句都透露著對大漢社稷的忠心。
劉備聽後,微微頷首,他自然明白太傅的重要性。
太子乃是國家的未來,太傅的選拔,更是重中之重。
“公與所言極是,朕亦有此意。”
劉備沉吟片刻,目光掃過殿下群臣。
“諸位愛卿,不知你們可有人選推薦?朕欲擇賢能之士,出任太子太傅,教導朕的孩兒。”
沮授再次向劉備拱手道:“陛下,臣以為,若論才學,當世無人能出諸葛孔明之右。”
話音剛落,賈詡微眯著眼睛,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
他放下酒杯,緩緩起身,走到大殿中央,向劉備拱手道:“孔明先生之才,經天緯地,實乃人中龍鳳。”
“然,臣以為,孔明先生之才,更在於治國安邦,而非教書育人。”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