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我獨自來到校園的角落,那裡有一小片模仿自然景觀建造的園子。雖沒有詩中的壯闊,但也透著幾分相似的韻味。我靜靜地站在那兒,感受著微風吹拂臉頰,思緒飄得很遠。我想著千百年前的詩人也是這般觀察著世間萬物吧,他們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下大自然的每一處細微變化,留給後人無盡的精神寶藏。我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語文,將來也能夠像他們一樣,將眼中的美好準確無誤地訴諸筆端,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生活中的詩意與美。
第二節課上學的是
其二
大雁北飛,就像要回到北方家鄉的人那樣,但是由於依戀,差一點掉了隊。還沒有飛到北方時,就已經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雪了,還是再在江南度過半月的春光時節吧。
我靜靜地坐在教室裡,聆聽著語文老師那溫柔而動聽的講解聲。漸漸地,我的眼前彷彿浮現出這樣一幅生動的畫面:一群大雁排成整齊的佇列,正向著北方飛翔。它們如同那些歸心似箭、渴望回到北方家鄉的人們一般,奮力前行。
然而,其中一隻大雁似乎因為對南方的深深眷戀,飛行速度漸漸慢了下來,差點跟不上隊伍。它不時回頭張望,眼中流露出一絲不捨和猶豫。儘管如此,它依然努力扇動翅膀,緊緊跟隨大部隊前進。
這群大雁尚未抵達北方,卻已提前知曉那裡的沙漠地區常常會遭遇狂風大雪的侵襲。相比之下,江南此刻正值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美好時節,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於是,有幾隻大雁不禁心生遲疑,或許應該暫且留在這美麗的江南,再享受半個月的明媚春光。畢竟,這裡溫暖宜人,食物充足,實在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好地方。
作者
蘇軾(1037~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宋仁宗年號,1056~1063年)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被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諡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放縱不羈,雄渾豪邁,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畫像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方面,在才俊輩出的宋代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8
創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蘇軾於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惠崇所繪的《春江晚景》兩幅所寫的題畫詩。一說此詩作於江陰。
3
詩文鑑賞
文學賞析
其一
詩的首句“竹外桃花三兩枝”,隔著疏落的翠竹望去,幾枝桃花搖曳身姿。桃竹相襯,紅綠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愛。這雖然只是簡單一句,卻透出很多資訊。首先,它顯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細密,就無法見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節,點出了一個“早”字。春寒剛過,還不是桃花怒放之時,但春天的無限生機和潛力,已經透露出來。
詩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鴨先知”,視覺由遠及近,即從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盪漾,好動的鴨子在江水中嬉戲遊玩。“鴨先知”側面說明春江水還略帶寒意,因而別的動物都還沒有敏感到春天的來臨,這就與首句中的桃花“三兩枝”相呼應,表明早春時節。這句詩化用了唐人詩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虛虛草爭出”(《春雨後》),杜牧(一作許渾)“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徑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蘇軾學古而不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