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
這個問題似乎有些難以回答,若是皇太后不喜歡的人選,卻把這些人選放在皇帝的身邊,讓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皇帝,這第一個似乎有禍害皇帝的感覺,若是現在的光緒皇帝,大約還可以說因為非親生故此刻意不安排皇帝接受好的教育,但是英宗皇帝的師傅,也有翁同龢在裡頭,這又是如何解釋呢?難道是皇太后並不以為翁同龢不合適?但是明明,剛才就說的很清楚,“不欣賞”。
“兒子以為,”皇帝斟酌的說道,“翁師傅的學識道德文章,是海內翹楚,親爸爸大約是看重翁師傅這一點的。”
“不錯,”慈禧太后讚許的點了點頭,“你能想到這一點就是極好,辦洋務,並不是說咱們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就不需要學習,在我看來,道德境界裡面,咱們的禮義廉恥比洋人是高明多了,翁同龢雖然不喜歡洋務,但是他干涉的不算多,也不亂起鬨,所建言之事,多也是直中要害,不算無的放矢,所以,他是一個合格的反對黨。”
“反對黨?”光緒皇帝有些不懂這個詞。
“是,就是指朝中不是執政的力量,而對於執政的,在我國,就是軍機處的一些政策採取抨擊批評的不認可態度,這樣的態度,在控制的範圍內,可以起到監督施政的作用,所以,翁同龢這一點做的很到位,他自己也明白,在朝中的位置。”
“扯遠了,還是說為何讓他當著你的師傅吧,你說的不錯,就是看重了他的學問文章,他是海內大儒,說是學富五車也不算為過,四書五經都精通,詩文也通,而且這字寫的最好,”翁同龢早年從習歐、楮、柳、趙,書法崇尚瘦勁;中年轉學顏體,取其渾厚,又兼學蘇軾、米芾,書出新意;晚年得力於北碑,平淡中見精神。他博採眾長,對唐代顏真卿和北魏碑版潛心揣摩,參以己意,並吸收劉墉、錢灃、何紹基等人之長,將趙子昂、董其昌的柔和流暢溶入其中。“這是他的長處,你若是能學到他的這個長處,就是沒有白學。”
“是。”
“他的立場如何,我不去幹涉,”慈禧太后搖搖頭,“但是你自己也要有自己的判斷,師傅的話,不一定對,我的話,也不一定對,都是自己心裡要有一個主見的。”
“為政者,需要是利人之長,避人之短,翁同龢,如今看著,辦洋務不怎麼樣,大約將來也不會有什麼長進,所以在禮部或者翰林院,這樣的位置待著合適,我有心讓他去管教育部,但是外頭的人,反應激烈的很,誰都明白,這樣一個不支援洋務的人,當教育部尚書,將來那些人培養出來,難不成都會是支援洋務的嗎?所以也就罷了,管著翰林院和詹事府,這就足夠讓人操心的了。”
“所以你說的極是,我只是看中他的學問,他私德如何,海內也是都點頭的,這樣的人在邊上,想必不會把你帶歪。”
“是!”皇帝連忙說道,“翁師傅的學問人品兒子是極為欽佩的。”
慈禧太后點點頭,“但是我也怕他把你帶歪了,所以又讓王愷運去給你授課,他當然算不得什麼文章大才,所尋求的,說句實話,算不得什麼正道,但是為帝王者,不用正道解決問題的時候太多了,咱們娘倆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世宗皇帝多為世人所詬病,最大的原因不就是用血滴子來刺探百官,殺人滅口嗎?這話外頭是不能說的,但是,這個就是事實。”
“陽謀陰謀,從未在朝政之中斷過,就是比如我,也幹了一些不能上臺面的事情,當然,這些事情都不會是合法的,更不會是合乎規矩的,但是有時候就要去做,八旗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