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細心地挑選那些樹皮較為完整的木材,因為這些樹皮可以在運送和存放過程中保護木材不受潮溼和蟲蛀。
最細的枝幹和柔韌性較強的小木材,她決定保留為房屋和傢俱的骨架使用。
這些木材經過簡單削皮處理後,被工人們細心碼放在另一處,以備城內的木匠們用於製作門窗和傢俱等小型結構。
她還特別叮囑工人們留出一些中空的樹枝,以便用作水渠的管道連線,滿足城中飲水的需求。
最後,古錦巖看到一些不適合直接使用的木材,比如扭曲或有裂縫的樹幹,便安排將它們分割成較短的木塊,用於日後的柴火和日常燒製磚瓦。
這些柴火塊堆放在最遠的角落,避免與建築用木材混雜。
每一塊木材都被妥善安置,整個分類過程井然有序。
她的身體雖已被汗水浸透,但眼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百姓們看見她身先士卒,深受鼓舞,幹勁十足,力爭在短時間內將更多的木材運回城中。
木材採集到一定數量後,古錦巖帶領部分人開始沿山路將木材運回赫沙城。
為了減輕運送的難度,她特意安排人用繩索將木材固定在牛車上,確保運輸過程中的安全。
牛車緩緩穿過狹窄的山路,車輪在泥濘的路上碾出深深的印痕。
古錦巖和工人們用盡全力推拉著牛車,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衫,腳底也被石塊硌得生疼,但每個人的臉上卻帶著堅毅的表情。
一路上,有些牛車在顛簸的山路上差點傾覆,工人們立即圍上去,合力將木材重新固定好。
古錦巖一邊指導人們修整車輪,一邊不斷鼓勵大家:“再堅持一下,這些木材能讓我們的城牆更堅固、讓我們的房屋更穩當。”
她的聲音中帶著鼓舞和信念,彷彿傳遞著無窮的力量,讓大家都咬牙堅持了下來。
在長途跋涉後,第一批木材終於運抵赫沙城。
城門口的百姓早已等待多時,看到一車車木材緩緩駛來,所有人都激動不已。
古錦巖命令大家將木材逐一卸下,分類堆放在城牆旁,確保每一塊木頭都能得到合理利用。
她指揮工匠們迅速投入工作,百姓們圍在旁邊,望著這些木材,臉上都露出希望的神情。
與此同時,古錦巖也意識到石料的缺乏可能會拖延工程進度。
她再次召集工頭們商議,決定修繕城中廢棄已久的石窯,用來燒製磚瓦。
幾位工匠聽聞後面面相覷,有人擔憂地說:“大人,這石窯年久失修,怕是很難重啟。”
古錦巖堅定地回答:“無論多難,只要我們一起努力,總能讓它重煥生機。
修繕石窯是我們目前的必經之路。”
古錦巖帶領工匠們來到廢棄的石窯前,眼前的景象讓每個人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這個石窯顯然已經廢棄多年,外牆上佈滿了苔蘚,裂痕縱橫。
像被時光腐蝕了一般,支架也部分損毀,似乎一碰就會坍塌。
看到這樣的情形,工匠們忍不住低聲議論,臉上露出遲疑之色。
古錦巖深吸一口氣,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堅定地說道:“無論多困難,我們一定要讓這個石窯重新運作起來。
這不僅僅是為了磚瓦,更是為了我們的家園。”
工匠們被她的堅定所感染,點了點頭,紛紛拿起工具,開始進行修繕工作。
古錦巖指揮大家分工合作:一部分人負責清理石窯內外的雜草和灰塵,另一部分人則檢查每一處支架和外牆的穩固性。
泥土和灰塵漫天飛舞,工匠們揮汗如雨,絲毫不敢怠慢。
這座石窯的恢復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