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章 伐木

夜色朦朧,古錦巖站在分發處的篝火旁,環顧四周。

心中思索著如何讓“以工代賑”更高效地持續下去。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為了更好地協調百姓們的勞作,確保每個人的努力都得到公正的回報。

有必要建立一個更系統的管理制度。

第二天清晨,古錦巖召集了士兵、工匠和一些熟悉分發流程的老人,開始討論一個新的勞動管理制度。

在她的規劃中,將挑選出一批可靠的百姓擔任“工頭”,每日監督和記錄出勤情況。

這樣不僅能減輕分發處的工作負擔,也能確保分配的透明與公正。

古錦巖環視著圍坐在她身邊計程車兵和工匠們,開口說道:“諸位,我們的以工代賑計劃已經開始見效。

但如果想要讓它長久持續下去,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管理制度。

我提議設立‘工頭’一職,負責每日記錄百姓的出勤情況和勞動情況,確保按勞分配。”

她的建議引來一些低聲議論。

一位經驗豐富的工匠點頭表示贊同:“古大人此言有理,工頭的設立可以讓管理更有序,不必每件小事都勞煩大人決斷。”

古錦巖接著解釋:“工頭的職責不僅僅是記錄和監督,也包括調解工作中的問題,確保每個人的工時記錄準確無誤。

這樣一來,每位參與勞動的百姓都能心中有數,知道自己的辛勞不會被埋沒。”

最終,經過一番討論,工頭的職務職責被明確下來:他們負責記錄每日的出勤和勞動情況,並在每日分發處將這些記錄交給士兵核對。

為了確保工頭的公平性,古錦巖特意挑選了一些在城中有口碑、為人公正的長者擔任此職。

每個工頭將管理一小組人,按工種和工時來分發糧食,確保各工種的百姓都得到相應的報酬。

接下來幾天,古錦巖開始著手挑選並培訓工頭。

她站在空地上,仔細挑選出一群合適的百姓,耐心地向他們解釋工頭的職責和標準。

這些工頭來自不同的工種,有負責重體力活的壯漢,也有在中等體力活中經驗豐富的婦女。

還有輕體力活中勤勞的老人。

“作為工頭,你們的責任重大。”古錦巖嚴肅地對他們說道,“你們不僅要記錄每日的出勤情況。

也要注意各位百姓的身體狀況,確保每個人的工時真實、準確,不能讓任何一份勞作被忽視。”

這些工頭們點頭應聲,他們之中有些人原本不善言辭,但在古錦巖的鼓勵下,漸漸理解了自己肩上的責任。

古錦巖給每位工頭分發了一個簡易的記錄簿,記錄工人每日的工作時數、工種以及特殊情況,以便在發放口糧時公平合理。

隨著管理制度的推進,赫沙城的重建工作逐漸進入正軌。

清晨,百姓們來到分發處,先找到自己的工頭,在記錄簿上登記工時後,再前往各自的工地勞作。

工頭們認真記錄每個人的勞動情況,每日清點之後,將資料上交給士兵,由士兵統一核查和統計。

分發口糧時,古錦巖站在分發臺前,親自監督工頭和士兵們核對記錄,以確保每一袋糧食的分配都清晰透明。

為激勵百姓們積極參與重建,古錦巖還設立了獎賞機制。

每月根據工時和勞動表現,獎勵一些努力突出的工人。

獎勵的形式不僅是額外的糧食,還可能是一些保暖的衣物或生活必需品,這些物資在寒冬即將到來之際,尤為珍貴。

古錦巖還特別設立了“辛勞榜”,將這些表現突出的工人姓名公示在分發處,以激勵更多人積極投入勞動。

這天,一位叫劉老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