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也應該出陣了吧!七千軍勢可是一股了不得的力量啊!”剛從三河過來的足輕大將大河內綱高,撫掌讚歎道。
“是要出陣了,可惜近江兩備還沒有訓練好!”山本時幸一隻獨眼來回掃視廳內的家臣,似乎要確定每一個人臉上的表情差異。
吉良義時身體略微一傾,說道:“本家明日既要出陣,坂本城的事物就拜託藤孝及諸君了!”
第二日黎明時分,阿菊為吉良義時穿戴好鎧甲,他穿著的是先祖吉良滿氏在霜月騷動時所著的燻紫韋威胴丸,這是吉良家的家傳鎧甲,地位比不上源氏八領但穿在他身上正合適,因為鎌倉時代的胴丸很輕便,即使大好幾圈也不至於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在太陽昇起之前,吉良義時就按照出陣儀式的要求坐在馬紮上等待側近眾將馬牽過來,接著就是吃飯,大將以三種菜餚和三獻之杯煮酒,吉良義時年紀太小就以甜米酒代替,為什麼要用三這個數字,還是很有講究的,因為在從飛鳥時代起被認為是吉利數字的奇數三、五、七,除了出陣式之外在合戰的戰場上亦經常出現。
三種食物一般是打鮑、搗慄與昆布,打鮑因為音通“敵討”含有殺敵的含義,搗慄與“勝利”是同音也被稱作勝慄,昆布與“喜悅”同音,這三種食物也是有討一份吉利的意思,這三種食物要分別盛方在陶器裡,其中打鮑五枚、搗慄七個、昆布五片,勝慄一定要多於另外兩種食物,也不知道這是什麼理由。
吃三種食物還有講究,打鮑要從窄的一端吃想寬的預示著前途光明,吃完打鮑才能喝第一杯酒,三杯酒是空的要疊摞在一起,喝酒時要先從最上面一杯喝,斟酒的必須是勇猛的足輕大將,然後再吃煮好剝皮的勝慄,再喝第二杯酒,最後的昆布要用力拉扯再從中間咬斷吃下去,依次喝完第三杯酒。
在幾百人的注視下,進行完三獻之儀,吉良義時高呼道:“此戰必勝!吉良家必勝!幕府必勝!”
“此戰必勝!吉良家必勝!幕府必勝!”幾百名武士高呼勝利,場面極為熱烈。
“出陣!”隨著軍配揮動,吉良家的軍勢陸續開拔。
六月二十五日下午,吉良義時率領七千軍勢移動到在靠近京都的鴨川東岸山科盆地便停止移動,因為他已經收到三好家兩萬大軍出陣京都的訊息,憑藉三好家強大後勤優勢,在六月二十四日一天之間,就把大軍推進到澱川西岸的勝龍寺城,這裡距離京都只有四里半,三好家的兵鋒直指京都。
“京都已經亂了,有些公卿收拾行裝向延歷寺避難,還有的逃向朝倉家,據說廣橋権中納言國光已經收拾細軟逃向中尾城了,京都突然傳出三好家要火燒京都為今村慶滿報仇,也不知是誰在散播這個謠言。”山本時幸不停的用眼睛瞄向吉良義時,後者則一臉無辜的看向他。
“我怎麼會告訴你今村慶滿是服部家忍者策劃刺殺的呢?又怎麼能告訴你謠言是服部忍者散播的呢?不這麼做怎麼把朝廷拉進陣營裡啊?”吉良義時也覺得自己太偏重使用計謀,有些不夠陽剛之氣,但是他才九歲陽剛個什麼啊,拿一把木劍去一騎討嗎?那是作死啊!
“細川晴元個笨蛋,聚會惹是生非,出了事跑的比兔子還快!腆著臉退回中尾城裡,也不知道公方殿下怎麼看他。”足利義藤就靠那一百多人死守中尾城,要說不歡迎細川晴元也不可能,但是這傢伙惹事生非絕對不差。
不過大家還得給他面子,不但是因為他手裡那三千號人,還有他大舅子六角義賢的原因,六角義賢已經把八千大軍推進到宇治川南岸,不過他的進攻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六角家表示沒有足夠的船隻渡河,所以只能在這裡停住,也不知道這河道上來往穿梭的船隻到底是什麼。
反正他就這麼和吉良義時七千軍勢隔河相對,打定主意要隔岸觀火,對此吉良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