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宜君並不是傻瓜,她也知道這件事的癥結所在並非是發現問題,甚至找證據都不很難。最直接的就是帳目,都認為帳目已經做的很漂亮了,嫁禍到陸婉身上找不出問題來。
而這在楊宜君眼裡是十分可笑的,她看過將『會計』的發展的紀錄片,那部紀錄片拍的不好,太枯燥了,對觀看紀錄片的普羅大眾很不友好——那種枯燥的專業性根本不值得誇獎!因為紀錄片不是教材,本來就應該做到一定的娛樂性!
但楊宜君很感謝那部紀錄片的枯燥,她學到了很多東西。或許對後世真正懂會計的人來說,也就是一點皮毛,甚至皮毛都算不上。但對於還在用非常『古典』的會計方法的時代,這點兒東西真是很夠用了。
楊宜君只要想,想要復原帳本再容易不過了。
眼下最難的應該是怎麼將事情曝光出來,整治了人,然後自己還能全身而退,深藏功與名。
對此,楊宜君首先想到的當然是餘嫻的敵人們——正如陸婉第一反應的,她是不是餘嫻的敵人的人。如果是餘嫻的敵人,當然會有動力搞她。
至於有沒有敵人怎麼可能沒有,餘嫻在尚功的位置上呆了太多年了,這麼多年足夠她結交很多朋友,將權力的大網織的比任何人都厚。那自然也足夠她和很多人結下仇怨,仇人也不容小覷了。
第79章 楊宜君離開的時……
楊宜君離開的時候回看了身後一眼。
剛剛那會兒她並沒有完全說服陸婉,這也正常,只是見了一面,說了幾句話而已,憑什麼讓人改變立場——楊宜君雖然也給陸婉說了幾個自保的法子,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找個靠山,為此肯定要付出一些東西去,可總不會比現在更差了(當然,具體肯定沒有說的這麼簡單,具體操作的時候是很有講究的)。
但說是說,楊宜君一個新人女官幾句話,比起一位尚功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壓迫,實在是差的遠了。
事實上,陸婉要是沒有被餘嫻尚功的權勢弄亂了手腳,當初也不會直接答應背鍋頂罪了。至少得想辦法多撈點兒好處,另外再給自己留一道『護身符』什麼的楊宜君看她如今這樣被動的樣子,就知道她什麼都沒做。人家打過來,她直接就躺平任安排了。
楊宜君這邊,打算去找尚功局的花司珍。
尚功局四司之一的司珍司和其他二十三司一般,也是兩位司珍,一位姓李,一位姓花。楊宜君之所以決定去找花司珍,是因為眼下花司珍和李司珍是最有動力扳倒餘嫻尚功的人了。而相比起李司珍,花司珍更有實力,也更需要使用盤外招。
是的,李司珍正是餘嫻尚功內定的接班人——這種事沒有往外宣佈,但一位這樣的大女官如何安排自己離開之後的權力交替,大家都往往是心中有數的。
餘嫻尚功之所以選擇在尚功局勢力更弱的李司珍,就是因為正常情況下公平競爭,李司珍根本贏不了花司珍!要是堂堂正正就能贏,和她這個在任的尚功達成合作,那餘嫻尚功這邊能得到的許諾就會少很多了!
為此,花司珍的惱怒可想而知
楊宜君並未直接去找花司珍,而是利用了六局二十四司的小道訊息,讓陸婉這一事的真實『內情』混合著一些假訊息,真真假假傳出去。這種事一般人聽了不會當回事,平常宮中就會有一些流言蜚語,難辨真假,在尚功局尚食局情況不太好的當下,各種小道訊息就更是層出不窮了。
但對於有心人,那就不同了。楊宜君不相信,花司珍人在尚功局這許多年就這麼白瞎了,有些事她不見得知道,但零零碎碎的訊息總是有一些的,只不過是差一根線將其連線起來而已。
這樣的小道訊息落到她耳朵裡,卻是能引起聯想的!
楊宜君沒有去找花司珍,花司珍主動找上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