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粑粑全名是喜洲破酥粑粑,由白族民間面點家族楊氏創製,傳到楊復興時改良了做法,自此後聞名遐邇。
說來有意思的是,楊復興這個極其具有年代感的名字並未被多少人記住,反倒他的小名「大苟」一直被傳了百年。
粑粑一般都會有鹹甜兩種口味,甜的多是紅糖玫瑰豆沙餡,好多人超級愛,但寧歆歆卻喜歡不起來。
她覺得,同樣作為出身雲南的玫瑰餡吃食,冷著吃的鮮花餅可比甜口粑粑好吃多了,甜粑粑熱乎乎、甜兮兮還包了豬油在裡頭,吃著稍微有些膩了。
但是幾乎是同樣的配方,只有餡料有區別的鹹口粑粑卻與甜口的完全不一樣。
實在太好吃了,好吃到昇天,好吃到爆粗口,好吃到扶牆出!
好吃到寧歆歆旅遊結束之後險些因為這口鹹粑粑害了相思病,連她本人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太饞了,直到她聽說有外國友人想讓店主郵寄粑粑到國外,方才釋然。
雖然這個小吃地域性極強,出了大理幾乎就見不到,但是眾所周知,沒有研究不出來的菜譜,只有不努力的乾飯人。
寧歆歆上網百般搜尋,結合各個菜譜,多少算摸到了一點頭緒,當然自己做的肯定不能與人家百年傳承的家族手藝相比,頂多算是個平替,但日常打打饞蟲也夠了。
非常幸運的是,喜洲粑粑作為大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上過《舌尖上的中國》,還上過《非遺美食》等節目,有了採訪手藝人的紀錄片,再去綜合不同的菜譜,做起來就簡單多了。
因為自己的喜好問題,寧歆歆今日便只做了鹹口粑粑,內餡無甚稀奇,便就蔥花豬肉而已。
選取原料的時候,蔥要選擇不粗也不細的那種,這種的香味足夠,卻又不會特別辣;豬肉要選前上肉,即豬前腿四周的肉,這個部位因為運動量大而口感格外細膩,看著是肥瘦相間,有些像豬五花,但卻不肥膩。
做粑粑,餅體的麵團是準備工作的重中之重,發酵方法頗有講究。
得先用酵母粉發酵一部分麵漿出來,隨後混上土鹼增香,用筷子攪勻麵漿後摻上乾麵粉揉成團,全部再發酵一次。
如今天寒,面也難開。寧歆歆用被子包住瓷面盆,尋了個溫暖地處發酵了一宿。
今日晨起剛好發酵好,先在面案上撒上厚厚一層乾麵,而後淨了手將麵團從盆裡挖出來放在生面上,先將麵團揉勻,隨後揪出大塊劑子,壓成有些厚的麵餅。
餅皮壓好,就在面上撒一層椒鹽、挖一塊豬油、加上生豬肉和蔥花一道包起來,而後取把乾淨菜刀開始剁。
這一步是為了讓餡料混到麵餅裡裡外外每個角落,做出來的粑粑也會像千層餅一樣,吃起來就口口帶酥、口口生香。
剁好後、夾了餡的餅子要像做盤絲餅一樣盤成圓劑子,此時下手一擀,粑粑就像梅菜扣肉餅一樣,內餡在外皮上若隱若現,刷上層油,便可入爐去烤。
要說起爐子,那便是做粑粑的另一個講究之處。
白族麵點師傅大苟得了前人指導,創製了個爐底、爐蓋兩頭烤餅的法子。
將粑粑放在淺口平底鍋裡,下頭泥灶燃小火,此為子火;爐蓋也有深度,裡頭放上燒著的木炭後將蓋蓋在鍋上,火需大些,這是母火。
用如此子母火烤制,頂多半盞茶的時間粑粑便能熟透,需記得勤翻翻面就是。
只是爐底還好對付,爐蓋就難尋了,寧歆歆沒得這般專業的工具,便將之前梁彥昭給她打的煎餅鏊子倒過來用了,效果竟也不錯。
掐算著時間,隔著兩塊厚抹布將頂上鏊子挪開,鹹味粑粑的香味登時就混著熱氣撲了人滿臉。
烤好的粑粑顏色金黃,肉丁、蔥花若隱若現,從鍋裡取出後像切披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