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時的社會風氣,在接待貴客的時候,一般都如此,別說用侍妾陪酒、端菜、歌舞、娛樂,就連侍寢都很正常。只因蘇軾與王朝雲感情比一般的夫婦還好,才覺得有些委屈王朝雲。
可現在除了王朝雲,蘇軾實在找不出一個信用可用之人。雖然有擔心秦朝看上王朝雲,不好拒絕,卻不想失禮。一個是文壇第一人,一個是武林第一人,這還是第一次見!
即便不談武,只談文,只一本《尋秦記》,蘇軾都認真翻閱過好幾遍。卻也因此,看出秦朝的思想與行動有太多不同,至少在他書中不禁女色的思想很明顯。
從書面瞭解,很難相信他能一直戒色戒殺,言行如一。
秦朝早就聽說過王朝雲的大名,確是很喜歡和敬重。
記憶裡,在千年之後關於她的簡介,現在依然清晰如初:王朝雲因家境清寒,自幼淪落在歌舞班中,為西湖名妓。宋神宗熙寧四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被貶為杭州通判。一日,他與幾位文友同遊西湖,宴飲時招來王朝雲所在的歌舞班助興,悠揚的絲竹聲中,數名舞女濃妝豔抹,長袖徐舒,輕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雲又以其豔麗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別引人注目。
舞罷,眾舞女入座侍酒,王朝雲恰轉到蘇軾身邊,這時的王朝雲已換了另一種裝束:洗淨濃裝,黛眉輕掃,朱唇微點,一身素淨衣裙,清麗淡雅,楚楚可人,別有一番韻致,彷彿一股空谷幽蘭的清香,沁入蘇東坡因世事變遷而黯淡的心。此時,本是麗陽普照,波光瀲灩的西湖,由於天氣突變,陰雲敝日,山水迷濛,成了另一種景色。
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蘇軾靈感頓至,揮毫寫下了傳頌千古的描寫西湖佳句: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明寫西湖旖旎風光,而實際上寄寓了蘇軾初遇王朝雲時為之心動的感受。
朝雲時年十二歲,雖然年幼,卻聰慧機敏,由於十分仰慕東坡先生的才華,且受到蘇軾夫婦善待,十分慶幸自己與蘇家的緣份,決意追隨東坡先生終身。朝雲與蘇軾的關係很奇特。她與蘇軾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別是陪伴蘇軾度過了貶謫黃州和貶謫惠州兩段艱難歲月,但一直沒有蘇軾夫人或妻子的名號,只是到了黃州後才由侍女改為侍妾。
……
蘇軾在杭州三年,之後官遷密州、徐州、湖州,顛沛不已,甚至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副使,這期間,王朝雲始終緊緊相隨,無怨無悔。
在黃州時,他們的生活十分清苦,王朝雲甘願與蘇軾共度患難,布衣荊釵,悉心為蘇軾調理生活起居,她用黃州廉價的肥豬肉,微火慢嫩,烘出香糯滑軟,肥而不膩的肉塊,作為蘇軾常食的佐餐妙品,這就是後來聞名遐邇的“東坡肉”。
……
眼下王朝雲與記憶裡的合在一起,給秦朝帶來一陣特別強烈的衝擊,神色隨之不由自主發生了一連串不小的變化。蘇軾見了,不由更不安,後悔不已。
過了一陣,見秦朝彬彬有禮,才稍感放心。
王閏之細察各人神色,自己心思跟著變化萬千,到底是什麼滋味,自己也說不清,只知以酸楚居多。這麼多年這麼努力做一個賢淑的好妻子,也只能做一個好妻子,不能像王朝雲那樣,做蘇軾的紅顏知已。性格不同、出身不同、才貌不同、緣份不同、身份不同,種種不同皆不能強求融合為一。明知如此,卻不甘如此,到底有想些什麼?
自己也很想知道。
王朝雲察言觀色,不懂秦朝的目光為何如此熟悉而古怪……
大起疑心:“他好像已經認識我很久很久,可我為什麼對他毫無印象?難道是假裝?有這必要嗎?若不是假裝,我自怎會半點都想不起來?倘若真的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