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做法,很重要地一個原因是抑低山東士族族望、抬高關隴貴族威望,但是,山東士族在社會上擁有極高的威望,家族極為重視教育,又與新貴們不斷聯姻,幾經沉浮,仍然是大武的一等族姓,以崔氏為例,終大武一代,崔氏十房共出二十三個宰相,數量之多仍然令人咋舌。真正給予世族以巨大打擊地是大武內亂以後,武人當道而世族不存。不過,經歷了數百年的望族,雖死不僵,仍然在社會上有不可低估的影響力。
若不是許多偶然因素,根本輪不到林家來坐天下。林家歷來貧寒,太租稱帝前,在社會上基本沒有影響力。只是在稱帝之後,林家才算得上新興計程車族,不過林家人丁稀薄,林榮的三個兒子又喪命於亂世,宗訓等子尚年幼,林家的統治根基還遠遠沒有深入到大林朝的土壤之中。
林榮政權中堅力量有兩類人,一類是稱帝前的舊部,主要是澶州舊人。比如王樸、向訓、楊光義、曹翰、鄭起、王著等人,另一類是皇親國戚,比如李重進、張永德、侯雲策等人,而永濟渠地兩塊石碑,就牽連到一員重將,一員皇親。
林榮的目光依次從四位重臣面前掃過,油燈在不斷搖晃,昏黃的燈光讓四位重臣的臉色陰睛不定。林榮掃視了兩遍端坐於下首的四位重臣。放下手中碗筷,收斂了笑容,嚴肅地問道:「一月之內,永濟渠裡接連挖掘出兩塊石碑,這是怎麼一回事情?」
儘管眾臣都知道石碑之事。但是此事關係重大,大家只是心知肚明,並沒有人敢於公開議論此事,這是林榮第一次以公開的形式來討論此事。四位大臣都低著頭,彷彿地面上繡著花朵一樣,不過,陛下已經發話,總得有人要首先回答,三位大臣經過短暫地低頭,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了負責永濟渠工程地侯雲策。
林榮也把目光轉向了侯雲策。
黑雕軍在西北發展過於迅速,屢敗胡族,甚至打敗了兵力強大的契丹人。侯雲策在西北聲威赫赫,正因為此,變成了不帶兵的宰相。當侯雲策毫無怨言地回到了大梁之後,林榮對侯雲策恩寵有加,雖然黑木盒子和錦書多次密奏侯雲策暗中掌握的侯家商鋪富可敵國,林榮也置之不理。在林榮心目中,愛錢的大臣總比愛權的大臣更加值得信賴。
侯雲策見到眾人的目光,道:「依臣的愚見。這件事情肯定有人搗鬼,其用意十分陰險,就是想搞亂朝政。」
侯雲策知道第一塊石碑的來歷,而確實不知道第二塊石碑的來歷,所以就說了一句費話。林榮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仍然盯著侯雲策不轉眼。侯雲策只好繼續道:「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這件事情誰能從中受益,誰就最有可能是主謀。」
聽聞此語,三位大臣眼睛一下就睜圓了眼睛,緊盯著侯雲策。
侯雲策不緊不慢地道:「最大的受益者是西蜀,現在我軍大兵集結於鳳州,西蜀當然希望我們內亂,所以,此事最大可能是西蜀的奸細所為。」
範質是資深宰相,處事極為老道,他讚許地看了一眼侯雲策,心道:若因為兩塊石碑而大動干戈,輕無數人頭落地,重則引起朝堂動盪,侯雲策把此事推到西蜀身上,倒不失為一條妙法。侯雲策能快速崛起,看來也有些真本領。
李重進也暗自鬆了一口氣,王增之言讓李重進第一次認識到侍衛司和殿前司密不可分的關係,現在兩塊石碑鋒芒都指向殿前司,這讓李重進有一種做賊心虛的感覺,雖然他對侯雲策不滿,可是對於侯雲策這種解釋還是很極為歡迎地。
侯雲策的解釋,也正是林榮最想要的答案。
當林榮的目光轉向範質地時候,範質接著侯雲策的話題道:「西蜀的離間計就如南唐的手法如出一轍,他們打不過我們,就妄圖挑撥君臣之間的關係,其心可誅,只不過這等小兒般的離間計,怎麼能夠騙得了英明的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