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章 番外:關於蝙蝠俠的討論

《俠影之謎》時,有多驚訝於諾蘭對漫畫的寫實主義改造。

但要和《黑暗騎士》相比,《俠影之謎》雖敘述嚴肅卻仍可歸入漫畫電影的行列。至少那時的韋恩還會點神出鬼沒的忍術,至少那時的哥譚市還有點波頓的哥特遺風。

三年後,為了將寫實進行到底,諾蘭把哥譚市的取景都選在了芝加哥,還指名道姓地把一條支線放到了香港。蝙蝠俠從一個武藝高強的忍者退化成一個穿著防彈衣、運動能力出色的普通人,反派也不再是一群空降到城市上空的妖魔鬼怪,就連上一集中大出風頭的蝙蝠車都褪去光芒。

當你幾乎再也聞不到一絲漫畫的氣息後,我們第一次有機會審視超級英雄的本質是什麼以及正義與邪惡的關係。

這個命題乍看之下仍是荒謬的,畢竟完全用現實眼光去審視的話,任何奇裝異服的俠客都顯得荒唐——所以,為了讓蝙蝠俠順理成章地付出代價,在這部偽現實主義電影裡,市民不再是npc,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階層和立場。

那麼蝙蝠俠付出的代價是什麼?是當小丑聲稱蝙蝠俠不自首的話,每天都會殺一個人時,每一個市民都將矛頭指向蝙蝠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是影片最後,他被狗咬,被忠臣質疑(福克斯),被戰友追捕(戈登),被愛情傷害(瑞秋),被正義背叛(哈維·丹特),被邪惡玩弄(小丑),被萬夫所指。

知預告

,贊7

別以為超級英雄這麼好當,成為英雄的前提是代價,而代價總結起來就是犧牲。

在西方,“犧牲”一詞具有極強烈的宗教意味。

一人犧牲,必得眾人救贖。且不論基督受難,哪怕是中世紀的圓桌騎士,都要恪守戒律,才能有資格拯救世人,絕非遊戲裡騎馬泡妞殺人那麼簡單。這就是“黑暗騎士”的真正含義:黑暗的代價,黑暗的救贖。

03

超級英雄的原罪

當超級英雄不再是內褲外穿、連體緊身的超能力人士,而是提純為一個象徵,至於它是什麼,諾蘭沒有正面說出答案,但他透過鏡頭給我們了足夠的暗示:超級英雄的本質是超越法律約束的極致正義。

諾蘭表示,1995年的《盜火線》對本片影響深遠

在一個法律被用來約束邪惡的現實邏輯下,在法律保護之下的人民對邪惡有著天然的辨別和抵制力。即使邪惡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也仍有一套法律體系和道德體系會與其抗衡。

但正義不是。

正義通常被認為是與法律相一致的。因此,法律在很多時候沒有約束以正義為出發點的行為的天然動機。法律和道德對它的警惕遠遠不如它們對邪惡那麼高。所以握有極致正義的人一旦失去自我約束時,它產生的破壞力比極致邪惡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就是超級英雄的困境。

在一個完善的法治社會里,幾乎所有潛在的破壞都會被法律約束、平衡、抵消,所以本為維護正義而生的超級英雄反而成了社會正義中最脆弱的一環。他們大多掌握超乎凡人的力量,但這種力量是否被濫用,除他自己之外,再無別物可以約束。

《黑暗騎士》中,盧修斯·福克斯為韋恩發明了一種裝置,透過它可以看到整個哥譚市的全息影像和監聽手機通話。即便在韋恩嚴格的道德約束下沒有造成什麼惡果,但福克斯終究還是將之銷燬了。

因為這代表了不受約束的極致正義滑向失控邊緣的一個危險訊號。這一次你可以用道德管住自己,下一次呢?

這個情節帶有強烈的政治隱喻。

在後911時代,美國的政府勢力正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它變得越來越像是一個手裡握著極致正義的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