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講:撒迦利亞書(一)

這個名字意思是“上帝記得”,這很重要,上帝記得,這個名字在舊約聖經中十分普遍,我數過,舊約聖經中有29個人叫撒迦利亞,很普遍的名字。他原本是個祭司,這一點也很重要,而且這位祭司也是一個先知。我說過從巴比倫歸回的人,每15個就有兩個是祭司,他們歸回是有宗教的含意,歸回的人純粹是為了重建上帝在耶路撒冷的名,不是因為這塊土地更肥沃,或者是這裡生意更好做,他們歸回是為了宗教信仰,所以有很多祭司歸回。

《撒迦利亞書》特別指出了兩件大事未來的發展,第一件大事是祭司將取代先知,接下來400年不會有先知,只有祭司,撒迦利亞身兼祭司和先知,就代表這個重大的轉變。他預言將來會有一天,沒有人會自稱是先知,他們會說:我不是先知,別叫我先知。因為祭司將會取代先知。第二件大事是祭司將取代王,而成為以色列的領袖,撒迦利亞將會採取一個有象徵意義的行動,就是取金銀造冠冕,但不是放在所羅巴伯的頭上,不是放在這位大衛子孫的頭上,而是放在祭司約書亞頭上,這是一個很不尋常的發展。以色列史上將頭一次,祭司和王的角色要合而為一,這種事只在舊約聖經的《創世記》中發生過一次,當時有一個叫做麥基洗德的人,他是撒冷王,當時的以色列人甚至還不是一個國家,這位麥基洗德既是祭司又是王,新約聖經說耶穌是麥基洗德的等次,不同於一般的祭司,耶穌具有祭司、君王和先知三種身份。撒迦利亞把祭司、君王和先知這三種領袖的角色結合了起來,祭司取代了先知、也取代了王。到了耶穌來到世上的時候,只剩下祭司這種領袖,施洗約翰是上帝沉默四百年後第一個出現的先知,當時的領袖是兩位大祭司,亞那和該亞法,所以《撒迦利亞書》很重要,他指出了這個轉變。

,!

從亞伯拉罕到耶穌,這兩千年的以色列歷史可以明顯的區分成為四個時期,每個時期五百年。第一個五百年,西元前2000年到1500年,是由族長領導,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第二個五百年,西元前1500年到1000年,是由先知領導,從摩西到撒母耳。第三個五百年,西元前1000年到500年,是由王領導。西元前500年到零年,則是由祭司領導。上帝讓他們經歷了各種領導人物,可惜每一種領導人物都沒有做好,以色列需要的領導人物必須是集合這些角色於一身,耶穌就是這樣的人物。舊約聖經一直在預備百姓面對最適合的領導人物,先是族長,具有父親的形象;再來是先知,替上帝傳話;然後是君王,在寶座上治理;最後是祭司,替他們向上帝代求。

現在我們來看看《撒迦利亞書》的大綱,這卷書清楚地分成兩部,我們要仔細來看這兩部分,這個單元要講前半部(1-8章),下個單元再講後半部(9-14章)。

前半部很像《哈該書》,只不過他是用啟示性的預言來傳達資訊,因為他從上帝領受的就是啟示性的資訊,他領受到影象就傳達出來。但1到8章所關心的是目前的情況,所以他跟哈該一樣,標示了預言的日期。第一次他忘了給日期,但是提到了年份和月份,第二次是三個月之後,第三次則是兩年以後。撒迦利亞跟哈該一樣,都標示出日期,而且資訊都符合當時的情況,所以他只是延續哈該的工作。我不知道哈該為什麼不再發預言,不知道上帝為什麼另外差人來傳道,也許哈該死了或病了,不能繼續傳道,總之撒迦利亞在哈該結束前一個月就開始傳道,繼續傳講他的資訊。所以《撒迦利亞書》有清楚的分界點,前半部很清楚地分成三次預言,這三次預言每一次都標示了日期,所以等於每一段都是撒迦利亞對百姓所講的道。要知道他們還在重建聖殿,聖殿還沒完工,但是他們聽了哈該的話。

被擄後的先知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傳道的時候,百姓都會聽,會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