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8章 科舉革新起波瀾

起了許多文人學子的共鳴。他們本來就對改革方案中的算學、農學、工程等科目不屑一顧,認為這些都是“下九流”的學問,不值得科舉考試。如今聽到宋學究的言論,更是堅定了他們的想法。

年輕氣盛的柳才子,更是將宋學究的言論奉為圭臬,四處宣揚,甚至寫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痛斥顧長淵的改革方案,一時之間,在文人圈子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許多原本對改革持中立態度的文人學子,也開始動搖,加入了反對的行列。

顧長淵自然也聽聞了這些流言蜚語,但他並未放在心上。他知道,改革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引起一些人的不滿,這是不可避免的。他只需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一步步推進改革,最終用事實證明,改革才是正確的道路。

夜幕降臨,顧長淵的書房裡依然燈火通明。徐凜風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顧長淵伏案批閱公文。

“大人,今日朝堂之上,鄭王爺和周太師聯手反對,看來他們是不打算輕易讓步了。”徐凜風低聲說道。

顧長淵放下手中的筆,揉了揉眉心,輕嘆一聲:“意料之中。改革觸動了他們的利益,他們自然會想方設法阻撓。”

“如今朝中官員大多持觀望態度,而民間反對的聲音也越來越大,大人,我們下一步該如何應對?”徐凜風問道。

顧長淵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不必擔心,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他走到窗邊,望著夜空中閃爍的星辰,緩緩說道,“明日,我會讓皇上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他停頓了一下,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有些棋子,也該動用了……”

翌日清晨,皇帝早朝還未開始,錢太監便在御書房伺候著,他狀似無意地提起近日京城內外對科舉改革的議論紛紛,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皇上,奴才聽說,民間對顧大人提出的科舉新政頗有微詞,不少學究甚至聯名上書,斥責新政是離經叛道,動搖國之根本啊。”

皇帝原本正在批閱奏摺,聞言停下了手中的筆,眉頭微微皺起:“哦?竟有此事?”

錢太監察言觀色,知道皇帝已經開始在意,便添油加醋地說道:“可不是嘛,奴才還聽說,這新政中加入的那些算學、農學、工程之類的科目,都是些奇技淫巧,不登大雅之堂,實在是有辱斯文啊。”他頓了頓,又小心翼翼地補充道,“周太師也曾私下跟奴才說過,祖宗之法不可輕易更改,這科舉制度沿用百年,自然有其道理……”

皇帝沉吟不語,錢太監的這番話,正戳中了他心中的顧慮。他雖然欣賞顧長淵的才華和膽識,但也擔心改革會引起朝野動盪,影響江山社稷。

與此同時,顧府書房內,徐凜風將打探到的訊息告知了顧長淵:“大人,錢太監已經按計劃在皇上面前進了讒言,皇上似乎對新政產生了疑慮。”

顧長淵神色凝重,他知道自己面臨的阻力比想象中還要大:“周太師和鄭王爺聯手,再加上那些迂腐的文人和被他們煽動的百姓,這股勢力不容小覷。”

徐凜風擔憂地看著顧長淵:“大人,如今朝野上下反對聲一片,我們是不是應該暫緩推行新政,等風頭過去再說?”

顧長淵搖了搖頭,眼神堅定:“不行!改革之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若是現在退縮,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大梁的未來也將徹底斷送!”

他知道,保守派官員的聯盟看似牢不可破,但實際上並非鐵板一塊,他們各有各的私心和利益訴求。只要找到突破口,就能瓦解他們的聯盟。

“凜風,”顧長淵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你說,如果有人能證明,新政不僅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反而能讓他們獲得更大的好處,他們還會反對嗎?”

徐凜風沉思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