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章 年4月25日 金邊 中國大使館

第六十九章

1963年4月25日

金邊 中國大使館

因為天氣原因,從緬甸仰光飛來的班機幾經延誤,到傍晚才降落在金邊波成東機場。兩輛使館牌照的汽車早早等在機場,飛機一停穩,便立刻駛到舷梯旁。他們是來接緊急趕赴金邊的中國公安部專家組的。

公安部專家組一走進使館會客廳,楊副局長便一眼認出走在前面的人:“老於,你來了!”

穿著一身筆挺中山裝的於鼎與等候多時的陳大使、袁耕、楊副局長、程主任一一握手,並介紹著一同前來的專家:

“我叫於鼎,公安部專家組組長。這位是破譯專家老姚,這位是密碼專家老方,這位是公安部二所的痕跡檢驗專家老黃,……”寒暄未畢,於鼎乾脆利落地說:“東西在哪兒?我們需要一間暗室以及一些實驗用的玻璃器皿和紫外線燈。”

陳大使忙說:“你們剛下飛機,還沒吃晚飯吧,使館的同志已經準備好了,先吃完飯歇口氣再開始工作吧。”

於鼎臉色嚴峻語氣卻很溫和地回答:“大使同志,謝謝使館同志的美意。少吃一頓飯死不了人,但早一分鐘破譯出來,代表團就多一分安全。何況我們路上幾經周折,飛機又數度延誤,已經浪費了不少時間。”

一旁的老程連忙說:“房間已經準備好了,只是不知缺什麼東西,您先看看,缺的話,我立刻派人去準備。”

看著程主任領著幾位專家拎著器材箱子去了使館地下室的暗室,袁耕將於鼎輕輕拉到一旁,雖然在不同系統,他也久仰於鼎的大名。

“這些信件是我們的一位特情冒著生命危險取回來的,還要儘快把它們不露痕跡地還回去,你們破譯的過程中注意不要留下任何痕跡。”

於鼎鄭重地點點頭:“我知道。”

“你估計需要多長時間可以完成破譯?”

“不好說,要看敵特採取什麼樣的加密方式。他們連電臺都不用,只採取這樣貌似笨拙的聯絡方式,就是為了防止電臺訊號被截獲,從而導致失密,真是用心良苦。以我對他們這麼多年的瞭解,這件事密級很高,僅限極少數人知情,來往信件很有可能採取密上加密的方式。也就是除了密寫外,還使用了密碼。如果是特定密碼,破譯起來難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所以,沒法估計時間。”

袁耕默默點點頭,使勁與於鼎握了握手。從於鼎的話裡,他聽出了於鼎的分量,也掂出了短時間破譯的難度。

下半夜了,於鼎只穿了件圓領老頭衫從暗室裡出來,走到一樓的迴廊。連下兩天的大雨停了,微風吹拂下,院子裡棕櫚樹上的雨水滴落到積水裡,發出輕微悅耳的聲音,顯得夜晚格外靜謐,抬頭望去,滿天星斗。他看見迴廊盡頭也有一個人一動不動地舉首遠眺著星空,踱過去一看,是袁耕。

於鼎掏出盒細雪茄煙:“來一支?”

袁耕接過煙,掏出盒火柴,划著替於鼎點上煙,自己卻只是輕嗅著那支菸:“老於,你這小雪茄好香啊。”

於鼎無聲笑笑:“抽習慣了,學生們送的,國內不好買。怎麼,你不抽?”

“以前抽的,後來戒了,今天就陪你破個戒。”袁耕說著也點上煙。

於鼎伸了個懶腰,“雨停了,晚上外面真舒服,不像白天,雨下個不停,還又熱又悶。”

袁耕答道:“我是廣東人,對這裡的氣候還適應。”

於鼎明知故問:“袁副局長,你怎麼不問我進展如何,反而陪我在這閒聊?”

袁耕苦笑著:“問有什麼用?要是有突破你早就告訴我了。”

於鼎點點頭:“我們在顯微鏡下檢查了所有的信箋和信封,沒有發現微縮痕跡,敵人應該是用密寫的方式把內容寫在信的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