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心柔心動當皇后,也只是虛榮心,她知道自己並沒有當皇后的資質。
以前看電視劇,長孫皇后,賢內助,武則天,有能力,劉娥,有頭腦和政治手段,就是年輕的鄧太后,也不是一般人。
她?
估計也就比太皇太后強一點。
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如果是原身,完全勝任。
想到這個,要見下顧斯年,聽他怎麼說。
立新君不是一時半會,已經有人上摺子立晉王,立馬有人反對,提出可以讓晉王世子過繼,還舉出先例。
力挺晉王的也舉例,哪朝哪代由兄弟繼承大統,可立晉王世子為太子。
還說新君有了太子有了,國家安定,民心安定。
於是乎,兩派人吵的一塌糊塗。
又是廣陵長公主跑來給晉王夫妻說,雖然她也在孝期,一開始她守在向太妃跟前,後面又要陪著太皇太后,也算是行孝,再一個是公主,也沒人在意她。
如果是晉王,又是這個節骨眼上,那就一大堆人彈劾他了。
所以晉王也很知趣,閉門不出。
廣陵長公主把大殿上吵的一塌糊塗的事說了,晉王撇嘴,“都誰反對我?”
顧心柔接話道:“怎麼?你記仇?將來要打人家板子?”
晉王斜了一眼王妃,“我那會就隨便一說,你還提個沒完了!那你給我解釋解釋想當太后是個什麼意思?”
廣陵長公主不知道二哥二嫂說的什麼,見他們又要吵起來,頭疼。
難道將來二哥登基,夫妻倆還是一說話就吵架?
難怪那些大臣死活不同意二哥登基。
誰也沒想到陳喆站在門口。
他幾步進來,跪下道:“兒子不過繼。”
晉王和顧心柔同時說道:“沒你的事回去推磨。”
說完又同時看向陳喆。
臥槽!
怎麼讓他聽到了。
晉王和顧心柔一致認為先不讓陳喆知道,免得讓他為難。
廣陵長公主走過去扶他,“喆兒快起來,現在還沒定,再說過繼不過繼你父王母親說了也不算,這可不是小事,立新君,是國之大事。”
陳喆站起來,眼裡有著晶瑩,“我是父王和母親的兒子!”
不知為何,顧心柔心裡一股熱流湧出,這是原身的母子感情吧。
晉王也有點哽咽,“好兒子,不愧是我的好兒子。”
廣陵長公主也感動了。
在這麼大的誘惑面前,侄子想到的父母,想到的是他身為兒子不能越過父親當皇上。
她看得出來,不是為了表現,侄子眼裡有淚光,二嫂使勁忍著要流出的淚。
廣陵長公主也有兒子,當初她想嫁顧狀元,兒子對她說,無論將來如何,他始終是母親的兒子。
廣陵長公主一下感同身受,鼻子一酸。
“喆兒,你先回去,我和你父王母親說說話。”
等陳喆走後,廣陵長公主對晉王說道:“二哥,你有好幾個兒子,比喆兒大的有四個。”
晉王還沒反應過來是咋回事,顧心柔一下反應過來了。
臥槽!
晉王要是登基,那就要七龍奪嫡,晉王再寵個新妃,生兩個老兒子,就是九龍奪嫡。
陳喆一人對付八個,晉王再偏向哪一個,康熙不是兩次廢太子嗎?
晉王沒反應過來,還笑呵呵道:“兒子多了不是好事嗎?”
顧心柔冷笑道:“對,是好事。將來為了位置,你暗害我暗害你,喆兒還有命嗎?”
晉王一下明白妹妹為何說喆兒上面有四個哥哥,王妃又直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