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章 以後是太后,美滋滋

要說以前京裡是緊張,就像揪著心在等待。

如今向太妃生的是公主,所有人開始看向顧狀元和中書省,還有三公,還有宗人府。

按理來說,兄終弟及,該晉王登基。

可是誰都知道晉王是什麼樣的人,他登基,沒人相信他能做個好皇帝。

能比先皇強的就是,現有的兒子多,後宮或許還能有很多個嬪妃懷孕。

可是朝廷不是需要一個能多生子的皇帝,而是治國安邦的皇帝。

太皇太后首先召衛國大長公主進宮,直接說道:“你是皇家女,姓陳,先皇讓你幫忙看住了陳家家業,你讓你家孫子上摺子,讓晉王登基。”

衛國大長公主是不贊同晉王登基,她對晉王世子不瞭解,以前不喜晉王,也不關注晉王府的人。

是先皇父子一前一後駕崩,她才注意晉王府的人。

首先問孫子蔡康輝。

蔡康輝說陳喆不像是晉王的兒子,像顧家人,還說他自小讀書,很少有世子像讀書人家的子弟勤奮唸書的。

她又問長子長孫,晉王世子像不像顧狀元。如果像顧狀元,性子太孤傲,做事又隨性,不適合當皇上。

長孫說見過晉王世子幾次,感覺像顧翰林多些。

衛國大長公主又問顧家誰像顧狀元。

長子說是顧王妃。

衛國大長公主詫異,以前的顧王妃很是賢惠,幾乎是循規蹈矩,很少和人來往,有關她都是稱讚。

後面晉王帶外室一家回府,晉王妃才變了性子。

衛國大長公主的長子說道:“我也是聽康旭她娘說的,是岳母從顧王妃母親那聽來的,顧太夫人自己說女兒和小兒子性子像,她就怕女兒不嫁人生子,出家去當道姑,四海為家。”

衛國大長公主明白顧王妃為何賢惠,因為心壓根不在晉王身上,壓根不在意晉王納誰為妾,也難怪從沒去外室那找過晉王。

顧王妃如果先生的是兒子,估計不會多生,為了讓母親安心。

衛國大長公主同情顧王妃,女人的一生,為了孝順母親在晉王府熬過了花樣年華的十幾年。

她好歹還有過愛戀、甜蜜,那時的她多麼美好。

衛國大長公主說道:“晉王世子要是隨了母親,隨了舅……”

意思是,一不高興扔下江山走人了,或者是鍾情一人把嬪妃當擺設,再像先皇一樣子嗣不旺。

衛國大長公主的長子說道:“顧翰林這人沉穩,學士也不錯,只不過有顧狀元襯托,不顯他。我是對他佩服,先皇讓顧家人反省,他並沒因為連累他而有所怨言,在家整理出各地方縣誌,首先給了晉王世子,我也是聽康輝說起。要說咱家康輝隨了誰?母親以前擔心他隨了父親,還說他像晉王。可是有母親的教導,康輝沒長歪,挺好。”

蔡康旭點下頭,“晉王世子和一個庶兄相處的和同母兄弟一樣,說明顧王妃教導的好,康輝對世子很敬重。”

衛國大長公主明白兒子孫子的話,自家有一個不知像誰的孫子,晉王世子像誰沒有關係,看他本性和將來的教導。

以前以為新皇像先皇,誰知道一登基就開始有點狂妄,想甩開先皇給他留的人自己拿主意。

她和兒子孫子只是對陳喆擔心能不能勝任,對晉王壓根不提,那就是贊成錢太后過繼陳喆。

所以太皇太后讓衛國大長公主進宮,一開口就是吩咐她讓長孫上摺子支援晉王登基,她立刻拒絕。

“先皇臨終前一再交代不準後宮干政,牝雞司晨,惟家之索。是不是先皇當著你的面交代與我?”

太皇太后辯解道:“那是先皇針對錢氏所說,怕她仗著是太后為所欲為!”

衛國大長公主的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