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9月,茗子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她投入了半年多的時間,沉浸在《雍正王朝》三部曲——《九王奪嫡》、《雕弓天狼》、《恨水東逝》的閱讀中,這三部作品總計139萬字。
春節期間,茗子已經觀看了《雍正王朝》的四十集電視連續劇,這樣的雙重體驗讓她對書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洞察。書中的篇章結構分明,情節波瀾壯闊,人物塑造栩栩如生,佈局構思巧妙,令人讚歎不已。她從閱讀中獲得了極大的啟發,尤其是對思想深處的觸動。
在歷史的長河中,朝代更迭如同潮起潮落,王子們爭奪天下,權力鬥爭無處不在,新皇帝的登基往往是以無數人的生命為代價。王子們的爭鬥中充滿了殺機,權位更迭中雍正皇帝以微弱優勢勝出。這些故事讓她感慨萬千,收穫頗豐。
書中所描繪的帝王將相形象飽滿,性格鮮明,栩栩如生。康熙皇帝,這位大清的英明君主,其文治武功堪比唐宗宋祖。他五歲登基,智擒鰲拜,十九歲便獨自掌握大權,決意撤藩。他巡視江南,征伐西域,征服寶島,戰鬥東北,政治清明,疏通河運,開博學鴻詞,網羅天下英才。他的一生可謂德行昭著,但人無完人。
康熙皇帝在位期間,政策較為寬容,一時的簡政施恩導致了文恬武嬉,治理敗壞,貪腐愈演愈烈。以至於到了康熙盛世之後,國庫空虛,官場腐敗。儘管康熙對局勢瞭如指掌,但他已心力交瘁,無力迴天。這就意味著他必須將這副重擔傳給能夠承擔重任的繼承人,在這方面,雍正皇帝無疑是當之無愧的。
雍正皇帝之所以能夠登上皇位,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冷靜而深沉的性格。他不易被情感所動搖,即使內心波濤洶湧,外表依舊冷若冰霜。感性無法矇蔽他,使他對人和事的分析更加客觀,所決定的事情也更容易堅持。他的苛刻性格造就了“嚴政”“廉政”,因此,一個皇帝的風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當代朝政的執政風格。
在封建王朝中,皇帝治理國家的方式直接決定了國家的興衰。雍正皇帝,這位孤獨的臣子,並不擅長人際交往,卻一心一意只想辦好公事。因此,他得罪了許多人,他的態度是“拿死馬當活馬醫”,一條路走到黑。他性格中的冷靜理智和深沉城府,使他被稱為“冷麵王”。正是這位孤獨的臣子,在充滿危險的黨派鬥爭中,被指定為皇位繼承人。
時勢造英雄,他的所作所為符合當時的需要。他的身邊主要是鄔思道這樣的策士智囊、隨身謀劃,還有肝膽相照、重情重義的十三弟胤祥的全力支援。
胤祺為什麼沒能成為皇帝?這位八哥雖然心機深沉,但為人精明練達,寬仁和藹。他的實力過於強大,以至於引起了嫉妒,羽翼過於豐滿,康熙更加不敢重用。這驗證了一句話:“爭為不爭,不爭為爭”。
胤祺以靜制動,深得龍心,而胤祺以動別靜,自然不被康熙所信任。因此,在政治鬥爭中,往往是戒心重重,多加約束,自然設定了種種障礙。
八阿哥胤禩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早已暗結人心,在朝廷中一呼百應。這個毫無實權的皇子,竟能左右朝政,呼風喚雨。按理說,有這樣能力的八爺可以考慮立為太子。為什麼眾官員聯奏舉薦他時卻使他失寵了呢?
康熙考慮到立胤禩為太子,難免骨肉之變,甚至會威脅到康熙皇帝的權勢。但古往今來,許多朝代的更替免不了骨肉相殘,為了政局穩定,不擇手段也是無奈之舉。只要皇帝執政之時,能保國泰民安,就是好皇帝。廉親王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太早顯露鋒芒,在康熙還能左右朝局之時,就顯得更加咄咄逼人,危及康熙皇本身的執政。自然要限制其勢力的發展,所以八爺的呼風喚雨來得不是時候,這種勢力顯露得太早,就更容易被粉碎。倘若稍降一些火候,在康熙即將退位之時,輔助君主處理朝廷事務